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其二》
《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

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

(0)
注释
鸿雁:大雁。
北地:北方。
闻声:听到人的声音。
飞回:飞回去。
金河戍客:戍守金河的士兵。
肠应断:心肠都要断了。
秋风:秋风。
百尺台:高台。
翻译
大雁刚从北方飞来,听到人的声音又有一半飞回去。
戍守金河的士兵心肠都要断了,因为他们还在秋风中的高台上眺望。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益的《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带来的荒凉与悲壮,通过鸿雁的行为隐喻着战乱之中的离合悲欢。

"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

这里的“鸿雁”指的是大雁,是古代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通常用以比喻远行的人或军队。它们从遥远的北方归来,但当听到战争的声音后,又仓促地飞回去了。这不仅表现了自然界对战乱的厌恶,也反映出人心的惶恐与逃离。

"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

“金河戍”指的是边塞的军营,而“客肠应断”则形容远行的人内心的孤独和哀伤,如同肠子被扭断一般。“更在秋风百尺台”进一步渲染了边关的萧瑟与荒凉,秋风吹过高台,更增添了一份凄清。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以鲜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哀叹,以及对故土的深情。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叠石自然成雁塔,贮泓依旧作龙塘。

(0)

馆中新蝉

脱尘还与比仙游,露腹何妨近品流。

嫩壳半遗红药地,细声偏傍绿杨楼。

诗家取象吟难尽,画格偷真意不休。

正好儒林拟緌绋,凭栏无苦预悲秋。

(0)

送别苏寺丞

公身多不定,何路慰飘离。

莫以微言合,苦将幽思悲。

山程朝醉少,雪屋夜眠迟。

即问逢春约,芳菲折赠谁。

(0)

柳枝词七首·其四

轻盈恰与地相宜,才种纤枝又引枝。

不及垂阴向黎庶,春风一路送亡隋。

(0)

夜坐

流水涓涓落砌莎,竹窗残月冷无多。

傍人不念思乡苦,独奏南楼一曲歌。

(0)

十载几番闲往返,镛公为我添眼青。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