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前路杳,月出正东峰。
人马盘空细,烟岚返照浓。
过崖星陡见,近郭火偏逢。
更喜滩声外,层层响乱松。
莫愁前路杳,月出正东峰。
人马盘空细,烟岚返照浓。
过崖星陡见,近郭火偏逢。
更喜滩声外,层层响乱松。
这首清代邓汉仪的《山行趋大庾》描绘了诗人山中行进的情景。首句“莫愁前路杳”表达了对未知路途的乐观态度,暗示前方虽暗淡但不必忧虑。次句“月出正东峰”则点明时间是夜晚,月亮从东峰升起,为前行之路带来一丝光明。
“人马盘空细”描绘了山路崎岖,人在马背上仿佛在空中盘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路的险峻。“烟岚返照浓”则写出了山间云雾缭绕,夕阳余晖映照下的景色显得格外浓厚。
“过崖星陡见,近郭火偏逢”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景象,通过星星在悬崖边闪烁和城镇灯火的出现,表现了行程的进展与变化。
最后两句“更喜滩声外,层层响乱松”以听觉收尾,诗人欣喜于山涧流水的声音,以及松涛阵阵,增添了旅途的生动与趣味。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的艰辛与美景,透露出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声短棹,柳色长条,无花但觉风香。
万境天开,逸兴纵我清狂。
白鸥更闲似我,趁平芜、飞过斜阳。
重叹息,却如何不□,梦里黄粱。
一自三高非旧,把诗囊酒具,千古凄凉。
近日烟波,乐事尽逐渔忙。
山横洞庭夜月,似潇湘、不似潇湘。
归未得,数清游、多在水乡。
跨匹马、东瀛烟树。转首十年,旅愁无数。
此日重逢,故人犹记旧游否。雨今云古。
更秉烛、浑疑梦语。衮衮登台,叹野老、白头如许。
归去。问当初鸥鹭。几度西湖霜露。漂流最苦。
便一似、断蓬飞絮。
情可恨、独棹扁舟,浩歌向、清风来处。
有多少相思,都在一声南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