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引水行》
《引水行》全文
唐 / 李群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ǐnshuǐxíng
táng / qún

tiáohánzǒuqiūquányǐnchūshēnluódòngkǒuyān

shíànliúshēngduànxíngréntóushàngguòchányuán

注释
寒玉:清冷的玉石。
古代诗人常用来形容月亮、清泉、翠竹等东西,这里指用竹筒做的渡槽。
深萝:指藤萝深掩。
烟:指洞口蒙蒙如烟的水雾。
暗流:指泉水在竹筒里流动,行人只听到它的响声却看不见它的流淌。
潺湲:一作“潺潺”,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翻译
那引水的竹筒像一条寒玉,潺潺的秋水在竹槽里流动。泉水汩汩流出,在藤萝的掩映下,水雾像不绝如缕的清烟般缓缓弥漫开来。
在这绵延十多里的地带里,清幽的暗流在隐隐作声。行人走在下面,如听天籁,只闻其声,不见其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谷溪流之景。"一条寒玉走秋泉",以“寒玉”比喻清澈见底的溪水,"走秋泉"则表明溪水在秋天仍旧清冽如故,流淌不息。"引出深萝洞口烟",用“引出”来形容溪水如何激起山谷中迷雾缭绕的景象,使人联想到秋日山谷中的淡淡晨雾。

"十里暗流声不断",通过“十里”强调了溪流之长,而“暗流”则描述了溪水在深谷中流淌的神秘与幽静。"声不断"则表达了溪水不停歇的声音,是自然界中一首永恒的乐曲。

"行人头上过潺湲",此句通过“行人”表明有人经过这一带,而“头上过潺湲”则形容溪水在高处流过,形成了如同瀑布一般的声音效果,使得路过之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整首诗通过对山谷溪流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李群玉

李群玉
朝代:唐   字:文山   籍贯:唐代澧州   生辰:808~862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
猜你喜欢

题禅堂壁间

水石相搏,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欣。

(0)

沈丘县遇冬至夜会夷仲明叔

佳节无佳句,留连小县城。

客来炉火著,人静佛灯明。

把酒随时俗,高吟属弟兄。

令人惊岁月,屈指是新正。

(0)

书扇

会稽陈迹久荒芜,流落江城墨未枯。

好向溪边示行客,问人能出百钱无。

(0)

呈幕客

夜雨晓未歇,清寒侵客颜。

云昏天带海,风阔地无山。

莲幕君筹画,茅斋我闭关。

新书正多事,何幸拥炉閒。

(0)

祈雨

皇天久不雨,旱风满东国。

春田废锄犁,秋事阙牟麦。

县官紧租赋,守令抱忧责。

交驰谒并望,不敢爱牲帛。

而我处学宫,于邦乃宾客。

霜寒怯早起,卧听车马适。

方兹祈求急,不预奔走役。

精诚倘蒙报,岂不沾润泽。

古有支离形,亦有支离德。

而我颇施施,支离在官职。

虽然悯元元,览镜见颜色。

高咏云汉篇,千秋意悽恻。

(0)

残菊

霜摧露殒万枝空,丛菊鲜鲜尚见容。

细蕊冷香聊自媚,无心引蝶更勾蜂。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