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守三缄晚嘿,仅含两齿早衰。
先贤食粥乞米,呆汉炊沙作糜。
谨守三缄晚嘿,仅含两齿早衰。
先贤食粥乞米,呆汉炊沙作糜。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贫自守的生活状态。"谨守三缄晚嘿,仅含两齿早衰"表明诗人珍视简单朴素的生活,即使到了晚年也只求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不追求奢侈。"先贤食粥乞米"则是对古代圣贤们清贫节俭生活态度的赞颂,他们即便是在吃粗粮也是出于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体验,反观自己虽然也过着类似的日子,但内心还是有所不甘。"呆汉炊沙作糜"则更深化了这种清贫自守的境况,"呆汉"可能是诗人自谑之词,表明他在生活上自觉接受了一种艰难和挑战,用沙子代替米饭,炊煮而成,这虽然是一种极端的情况,但也从侧面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对生活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圣贤人和自己目前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珍视,以及在困顿中保持精神独立性的追求。这种清贫自守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积极选择,是为了更好地专注于内心世界的修炼和精神的充实。这也反映出古代士人面对物质匮乏时,仍能保持高尚情操的一种生活态度。
残蝉送暑,近桂阴院落,轻暖轻寒。
病枕睡迟,垂灯疏绮雨声閒。
题红惯听吴桥水,翠眉曾损愁弯。
半襟秋粉,一屏冷麝,梦老丛兰。
几处登临泪眼,早花销酒力,草没诗痕。
十载倦游,霜簪吟鬓镜尘昏。
归期总为伤春误,故山应有啼鹃。
断魂犹系,西风咫尺画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