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六十二首·其一》
《颂六十二首·其一》全文
唐 / 道世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騄骥资鞭策,兰蕙伫熏风。

至理信难见,非人孰可通。

输心仰圆寂,莹晒入玄中。

总辔超三有,抟飞上四空。

簪缨犹忽梦,财利若尘蒙。

高揖谢时俗,萧洒出烦笼。

(0)
鉴赏

这首诗以“騄骥”和“兰蕙”为引子,巧妙地将自然界的两种典型形象与人生哲理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至理的追求以及超越世俗的决心。

“騄骥资鞭策,兰蕙伫熏风”,开篇即以“騄骥”(良马)和“兰蕙”(香草)象征着卓越的才能和高洁的品质,需要外在的引导和内在的熏陶,暗示了个人成长与环境、教育的关系。

“至理信难见,非人孰可通”,接着点明追求真理的艰难,强调非通过人的智慧与努力不可达成,暗含了对知识、道德修养的重视。

“输心仰圆寂,莹晒入玄中”,“圆寂”多指佛教中的涅槃境界,这里用来形容心灵的纯净与升华,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莹晒入玄中”则进一步描绘了心灵净化的过程,仿佛在光明中深入到宇宙的奥秘之中。

“总辔超三有,抟飞上四空”,“三有”指的是人间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现象,“四空”则是佛教中的四大空性,意味着超越生死轮回,达到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簪缨犹忽梦,财利若尘蒙”,这两句通过对比,指出世俗的名利地位如同梦境般虚幻,而真正的价值在于精神的追求与内心的平静。

“高揖谢时俗,萧洒出烦笼”,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决绝态度,选择远离尘嚣,追求一种自由自在、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道世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时用得诗见和似怪予破戒者用韵奉答

幽居观物化,有始终必止。

人生亦气类,出入枢机里。

偶落簪组间,谁是巢居子。

笔札常绕身,岂独性所喜。

愿为委地叶,更逐狂飙起。

一攘本何心,百步乃其理。

多言秪害道,为仁竟由已。

绅书亦徒然,脐噬嗟晚矣。

吾生尚多阙,万壑此其涘。

勿厌箴规言,鸡坛有明祀。

(0)

清明谒陵次杨学士维新韵·其二

好景分明画不成,品题今日仆须更。

路从险处行来稳,山到深时望却平。

花气暖催春日转,树声寒带朔风鸣。

向来奔走偷閒地,始觉官曹分外清。

(0)

苦雨叹

长安阴雨十日多,倾墙败屋流洪波。

男奔女走出无所,道路相看作讹语。

东邻西舍烟火空,青蛙满灶生蛇虫。

春来五月全不雨,夏麦秋田皆赤土。

城中米价十倍高,斗水一钱人惮劳。

(0)

次朱文公先生棹歌韵·其二

二曲娉婷玉作峰,月悬妆镜若为容。

天然不着铅华色,烟抹云鬟翠黛重。

(0)

孟秋夜酌烓弟承恩堂

老年兄弟惜情深,一接桐山思不禁。

共赏星河今夕景,重论诗酒百年心。

盆荷擎露全舒叶,庭竹梳风半转阴。

我到草堂东渐白,细磨端石写微吟。

(0)

遵化道中

落日西风鼓角悲,羸骖犹未脱征羁。

青山是处有奇状,黄叶满林无秀枝。

十月时光惊惨淡,一年踪迹叹支离。

旬宣此日长城下,横槊何人为赋诗。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