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庙躬朝献,高真监孝思。
仙源传宝历,乾户产金芝。
火德资生毓,天元固本支。
灵华依玉宇,瑞物陋铜池。
大庆同荣茂,甘泉杀等夷。
洪休均草木,嘉应在仁慈。
舜举重瞳目,尧开八采眉。
祥光斋殿照,喜气辅臣知。
三秀书图牒,千龄保福禧。
愿如郊祀乐,志府播声诗。
原庙躬朝献,高真监孝思。
仙源传宝历,乾户产金芝。
火德资生毓,天元固本支。
灵华依玉宇,瑞物陋铜池。
大庆同荣茂,甘泉杀等夷。
洪休均草木,嘉应在仁慈。
舜举重瞳目,尧开八采眉。
祥光斋殿照,喜气辅臣知。
三秀书图牒,千龄保福禧。
愿如郊祀乐,志府播声诗。
这首诗是宋代杨杰所作,献给景灵宫天元殿门的灵芝之瑞。诗中描绘了皇帝亲自朝拜祭祀,表达对高真(即神灵)的虔诚与孝敬之情。诗中提到“仙源传宝历”,暗示着灵芝的出现是天赐之祥,象征着吉祥与繁荣。诗人进一步阐述了灵芝的出现对于国家的深远意义,如“火德资生毓”、“天元固本支”,强调其对于国家根基的稳固与生命的滋养。
诗中还提到了“灵华依玉宇”,形象地描绘了灵芝生长在神圣的殿堂之上,与“瑞物陋铜池”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灵芝作为祥瑞的非凡地位。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这一盛事的庆祝,认为它如同“庆同荣茂”,“甘泉杀等夷”,意味着国家的福祉与和平。同时,诗人也强调了“洪休均草木,嘉应在仁慈”的理念,即这种祥瑞的出现是基于国家的仁政与慈爱。
最后,诗人引用了古代帝王如舜和尧的例子,来说明灵芝的出现与古代圣贤的美德相呼应,象征着道德与智慧的传承。诗中还提到“祥光斋殿照,喜气辅臣知”,表明这一事件不仅被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所知晓,更被文武百官所共庆。诗人希望这一盛事能够如同郊祀乐一般,成为历史的佳话,被后世传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对自然奇迹的敬畏,以及对国家繁荣、道德昌明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天人合一哲学的深刻理解。
桐川本无尘,况此幽阁迥。
万木含秋声,一轩与天净。
前峰翠分滴,后谷语相应。
槛下江云归,檐前古雪凝。
岩僧对游客,湛若寒冰莹。
百虑缘心空,独饭随疏磬。
嗟余本林壑,谬与世纷竞。
一作市朝人,几伤麋鹿性。
旧山别来久,萝蔓锁幽径。
长恐客沈深,未得归期定。
息中来此境,时觉襟韵胜。
犹愧招隐心,聊为小山咏。
世人怪韩生,画马身苦肥。
干宁忍不画骥骨,当时厩马君未知。
开元太平国无事,战马卷甲饱不骑。
玉关橐驼通万里,长安第宅连诸姨。
笙歌锦绣遍一国,六龙长閒空食粟。
霜甜秋草沙苑游,日暖春波渭川浴。
脽圆腰稳目生光,细尾丰膺毛帖肉。
珠鞍玉镫骄不行,岂有尘埃侵四足。
韩生丹青写天厩,磊落万龙无一瘦。
岂知车下骨如墙,饥食草根刺伤口。
君家古图才半身,千里腾骧已有神。
回身侧顾不无意,剪騣络头嗟失真。
君不见太宗战马拳腹毛,身骑此马缚群豪。
龙虎精神金鼓气,岂有闲地供脂膏。
至今画图快胸臆,想见虬须亲破贼。
那知但爱厩中肥,渔阳筋脚蹄如石。
神驹入水随烟云,蜀山石路无行人。
六骥悲鸣足流血,骑骡遗事一酸辛。
《萧朝散惠石本韩干马图马亡后足》【宋·张耒】世人怪韩生,画马身苦肥。干宁忍不画骥骨,当时厩马君未知。开元太平国无事,战马卷甲饱不骑。玉关橐驼通万里,长安第宅连诸姨。笙歌锦绣遍一国,六龙长閒空食粟。霜甜秋草沙苑游,日暖春波渭川浴。脽圆腰稳目生光,细尾丰膺毛帖肉。珠鞍玉镫骄不行,岂有尘埃侵四足。韩生丹青写天厩,磊落万龙无一瘦。岂知车下骨如墙,饥食草根刺伤口。君家古图才半身,千里腾骧已有神。回身侧顾不无意,剪騣络头嗟失真。君不见太宗战马拳腹毛,身骑此马缚群豪。龙虎精神金鼓气,岂有闲地供脂膏。至今画图快胸臆,想见虬须亲破贼。那知但爱厩中肥,渔阳筋脚蹄如石。神驹入水随烟云,蜀山石路无行人。六骥悲鸣足流血,骑骡遗事一酸辛。
https://shici.929r.com/shici/AnzJN9.html
连山忽中开,呀若敞双户。
清泉泻中间,行子并溪去。
苍崖左右壁,田垄亦棋布。
渠流涨春漪,鸣涧转芳屿。
鸡豚见茅屋,负檐隐微路。
竹坞蔼青葱,花岩被红素。
仲春雨新敛,晴日破氛雾。
南山当其门,列嶂俨环护。
深行不知厌,舍马时独步。
欣然耳目惬,遂我麋鹿趣。
朝随浮云来,归辔月中度。
惆怅锦囊生,遗居无复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