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又》
《高阳台.又》全文
清 / 许禧身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玉案花芬,金炉香袅,桐阴竹径纵横。

罗样仙云,纤纤微月光生。

此心已是沾泥絮,奈抛开、欲罢难平。太零丁。

露电光阴,转眼浮萍。

谢庭冷落归何处,念膝前婉顺,每出真诚。

天杳瑶台,倩谁传语衷情。

残更远听声声碎,入纱帏、梦也无成。最堪惊。

泪结衷肠,双鬓星星。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词,由清代词人许禧身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纷扰与挣扎。首句“玉案花芬,金炉香袅,桐阴竹径纵横”,以自然景物的静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罗样仙云,纤纤微月光生”两句,通过仙云与微月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孤独与寂寞感。

“此心已是沾泥絮,奈抛开、欲罢难平”两句,直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矛盾与纠结,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束缚,难以摆脱。“太零丁。露电光阴,转眼浮萍”则以露水易干、光阴如流、浮萍随波逐流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谢庭冷落归何处,念膝前婉顺,每出真诚”几句,词人回忆起往昔温馨的家庭生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天杳瑶台,倩谁传语衷情”则表达了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无奈与孤独,似乎找不到可以倾诉心事的对象。

“残更远听声声碎,入纱帏、梦也无成”两句,通过深夜的寂静与破碎的声音,以及无法实现的梦境,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孤独与失落感。“最堪惊。泪结衷肠,双鬓星星”结尾,词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泪眼朦胧中,两鬓已斑白。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词人复杂的心境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许禧身
朝代:清

许禧身,字仲萱,仁和人。祐身妹,贵阳直隶总督陈夔龙继室。有《亭秋馆诗词钞》。
猜你喜欢

大德元年丁酉岁六月大雨前所未见父老云百八十年无此水矣仲退赋长句纪事次韵

曾将太乙推主客,不眠坐数莲花滴。

今年春夏甲子雨,白发无端为忧国。

乘船入市谶不虚,平陆成江势何斥。

乃当六月初五夜,天意冥冥难察识。

直疑女娲功未完,石破天穿地维折。

飞廉上助澎湃威,冯夷不辟泉源脉。

城中鱼鳖混生人,楼堞瀰漫不计尺。

彭城当年二丈八,苏公堤卫无遗迹。

喜闻贤守力赈济,安得神人拔其塞。

不然帝复陆浑怨,特遣五龙施此溺。

(0)

夏日六首·其一

屋上小山丛桂,门前绿水芙蕖。

问事唯唯否否,逢人睢睢盱盱。

(0)

题补之梅

含章殿里雪中开,曾共君王索笑来。

著在荒蹊枯竹畔,可知准敕号村梅。

(0)

□□□

□□□□□□□,□□□□□□□。

□□□□□地动,兵前草木挟风寒。

计穷但觉归降易,事定方知进退难。

献宅乞为祈请使,酣歌食肉愧田单。

(0)

中?泉旧在扬子江心今题金山寺井曰第一名泉余疑而问僧僧谓神龙所移尝示梦方丈亦愚世也然江心风涛茫渺纵有泉不复可取·其二

金鳌背上汲清泠,僧说龙移远脉灵。

若定此泉为第一,惠山未必服中?。

(0)

春日偶成五绝·其三

郡县荒芜哭暮笳,凭高望不见天涯。

如今挥泪洒枯木,南国春回生紫华。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