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贤曾选幽栖地,小筑还依此洞天。
二水远从云外落,千山半向槛中悬。
流霞似护青编古,綵笔犹传白雪鲜。
未许閒居耽作赋,凤纶先下五云边。
昔贤曾选幽栖地,小筑还依此洞天。
二水远从云外落,千山半向槛中悬。
流霞似护青编古,綵笔犹传白雪鲜。
未许閒居耽作赋,凤纶先下五云边。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读书堂》描绘了一处清幽的隐居之所,取景于自然山水之间。首句“昔贤曾选幽栖地”暗示了这个地方曾被古代贤人青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接下来的“小筑还依此洞天”进一步强调了读书堂的隐秘与超凡脱俗。
“二水远从云外落,千山半向槛中悬”这两句运用了对仗和夸张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读书堂四周的山水景色:两条溪流仿佛从云端飘落,而连绵的千山似乎倒映在窗框之中,如画卷般悬挂在眼前,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流霞似护青编古,綵笔犹传白雪鲜”以“流霞”和“青编古书”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知识的积累,而“綵笔”和“白雪”则寓言文采斐然,表达了读书堂主人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最后,“未许閒居耽作赋,凤纶先下五云边”表达了诗人不甘于闲适生活,渴望有所作为,期待着朝廷的召唤,体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读书堂的环境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敬仰和对仕途的期待,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