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掩西园引鹿车,傍城丘壑混樵鱼。
霜芜半入林堂屐,风箨时侵石几书。
白社多情高士驾,青山无恙野人居。
不缘湖海成嘉会,那得骊珠薄紫虚。
竹掩西园引鹿车,傍城丘壑混樵鱼。
霜芜半入林堂屐,风箨时侵石几书。
白社多情高士驾,青山无恙野人居。
不缘湖海成嘉会,那得骊珠薄紫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山居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秋时节,竹林掩映下的西园,鹿车缓缓驶过,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画面。"霜芜半入林堂屐,风箨时侵石几书"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落叶与竹叶随风飘落的情景,既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白社多情高士驾,青山无恙野人居”两句,表达了对隐逸之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这不仅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的体现。
最后,“不缘湖海成嘉会,那得骊珠薄紫虚”两句,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聚会的难得与珍贵,暗示了这样的相聚是因缘际会的结果,强调了友情和相聚的宝贵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去年一旱暍欲死,犹幸春来能忍饥。
长夏因仍作凉计,中庭始架青松枝。
门前催租急非缓,国中遗诰安若危。
贫无输官尚自可,忠欲输君今已迟。
风来萧萧悲益甚,日远茫茫愁不知。
谁谓身閒得放逸,家国一体人弗思。
云开空山久阙雨,蝉噪古木还迎曦。
松枝松枝绿差差,吾忍坐卧来乐斯。
本朝二百年,古文盛欧阳。
平生几讨论,皓首诵山房。
谁知落宦网,不暇相携将。
旦旦药市游,夜夜隘巷藏。
黄沙扑几席,细尘污衣裳。
欲从人乞之,嗫嚅但徬徨。
珍重李校书,爱我穷词章。
假借复取赠,转觉厚意长。
聊穷述作心,轲愈参翱翔。
向来太玄经,遗我喜若狂。
昼夜测中养,至今迷三方。
二书或有尽,盛德胡能忘。
朝随双鸳鸯,暮为孤凤凰。
春风顾盼间,罗帐生辉光。
金盘荐玉食,王母持雕觞。
能得几时好,顷刻成参商。
夜月满空阶,馀香在衣裳。
人生喜欢乐,失计易沮伤。
本谓荣九族,旦夕如金张。
一身乃命薄,粉泪空徬徨。
应羡里闾间,百岁同糟糠。
悔不祇从媒,随分作妻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