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荣非素心,在野甘自晦。
泉分九井注,门掩千峰对。
犬吠秋草根,鹤鸣白云外。
茅檐有浊醪,田翁夜相会。
慕荣非素心,在野甘自晦。
泉分九井注,门掩千峰对。
犬吠秋草根,鹤鸣白云外。
茅檐有浊醪,田翁夜相会。
这首诗名为《在野》,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隐居山野的心境。首句“慕荣非素心”揭示了诗人并不追求世俗的荣耀,他的本性并非如此。接下来,“在野甘自晦”进一步强调他愿意在野外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
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展现其隐逸生活:“泉分九井注,门掩千峰对”,泉水从九个井口流出,门前则是连绵的千座山峰,这些画面宁静而深远,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着,“犬吠秋草根,鹤鸣白云外”以犬吠和鹤鸣声衬托出山野的寂静,更显其清幽之境。
最后两句“茅檐有浊醪,田翁夜相会”则描绘了诗人与乡间老翁在简陋茅檐下品酒交谈的场景,流露出一种淳朴的人情味和田园生活的乐趣。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淡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与淳朴人情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紫皇高宴萧台,双成戏击琼包碎。
何人为把,银河水剪,甲兵都洗。
玉样乾坤,八荒同色,了无尘翳。
喜冰销太液,暖融鳷鹊,端门晓、班初退。
圣主忧民深意。转鸿钧、满天和气。
太平有象,三宫二圣,万年千岁。
双玉杯深,五云楼迥,不妨频醉。
细看来、不是飞花,片片是、丰年瑞。
过为世希氏,史牒鲜著名。
孰谓吾之邦,有以至孝称。
想其事双亲,诚恪通神明。
身后一抔土,世犹不敢轻。
乐公诚乐善,记名誓遗氓。
偶读灵禽碑,得之嘉不胜。
吾邦有盛德,岂宜久沉冥。
恨不访遗冢,下拜涕泣零。
又恨失名字,无以附汗青。
自伤无赢赀,傍建旌孝亭。
当使孝者见,事亲坚其诚。
且令顽悖儿,内愧面颊赪。
因兹或改行,为国省繁刑。
徒将拙言句,颂咏播芳馨。
蒿茨莫浪剪,牛羊勿妄登。
过者宜下马,呵护烦山灵。
忆我初仕时,不敢望高位。
但得宰一同,便可行己志。
实惠傥及民,死亦有生气。
况复著阴功,子孙将不坠。
胡为人惮之,百计欲求避。
我闻事无难,辞难岂为义。
世路虽多艰,官途须历试。
是用俾吾儿,往当民社寄。
眷言古括州,山水有佳致。
我尚记昔年,尝为郡守贰。
虽无德在人,人亦安平易。
百里闻汝来,想见多忻慰。
要当尽此心,有以塞其意。
诚能使吏民,自此知怀畏。
家家各安居,人人共称治。
纵或罹谤伤,固自有公议。
有如汝所存,俯仰似无愧。
功名馀事耳,何必成与遂。
年来我挂冠,方得闲中味。
无乃逼桑榆,七十仍有二。
知复几何时,得见汝娱侍。
虽幸枕湖山,已辟幽栖地。
有诗谁伴吟,有酒谁同醉。
正欲汝相随,俄然又相离。
会须早归来,日作斑衣戏。
个中有真乐,岂必三旌贲。
《送津儿之官丽水》【宋·吴芾】忆我初仕时,不敢望高位。但得宰一同,便可行己志。实惠傥及民,死亦有生气。况复著阴功,子孙将不坠。胡为人惮之,百计欲求避。我闻事无难,辞难岂为义。世路虽多艰,官途须历试。是用俾吾儿,往当民社寄。眷言古括州,山水有佳致。我尚记昔年,尝为郡守贰。虽无德在人,人亦安平易。百里闻汝来,想见多忻慰。要当尽此心,有以塞其意。诚能使吏民,自此知怀畏。家家各安居,人人共称治。纵或罹谤伤,固自有公议。有如汝所存,俯仰似无愧。功名馀事耳,何必成与遂。年来我挂冠,方得闲中味。无乃逼桑榆,七十仍有二。知复几何时,得见汝娱侍。虽幸枕湖山,已辟幽栖地。有诗谁伴吟,有酒谁同醉。正欲汝相随,俄然又相离。会须早归来,日作斑衣戏。个中有真乐,岂必三旌贲。
https://shici.929r.com/shici/3WxZ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