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路难·其六》
《行路难·其六》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乐府曲辞

隰有桑,阪有漆,朝朝斤斧无虚日。

社西老树且千年,于人无益已则全。

美材岂合终弃置,用之贵得逢英贤。

昨者公家求大木,匠石顾之蒙见录。

已辞根柢落高云,却伴沙泥委空谷。

(0)
鉴赏

这首诗《行路难(其六)》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描绘了对木材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人才被埋没的忧虑。

首句“隰有桑,阪有漆”,以自然界的景象起兴,桑树生长在低洼之地,漆树则长在斜坡之上,象征着不同环境中的资源。接着,“朝朝斤斧无虚日”描述了每日都有人砍伐这些树木,寓意着社会上对资源的不断消耗和利用。

“社西老树且千年,于人无益已则全”两句,通过一棵古老的树,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价值。即使这棵树已经存在千年,对于人类来说可能没有直接的用途,但它依然完整地存在着,象征着某些事物或人才的价值可能在当下未被发现或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或许会被逐渐认识和珍视。

“美材岂合终弃置,用之贵得逢英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不应被废弃的感慨,强调了遇到合适的人才或时机的重要性。只有当“英贤”出现时,才能真正发挥出这些美好事物的价值。

最后,“昨者公家求大木,匠石顾之蒙见录。已辞根柢落高云,却伴沙泥委空谷。”描述了公家寻求大木的故事,匠石(比喻能识才之人)发现了这棵大树,并将其记录下来。然而,这棵大树最终离开了它的根基,飘落在高空中,只能与沙泥相伴,沉入空谷。这里通过大树的命运,隐喻了人才在社会中可能遭遇的困境,即使被发现和重视,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资源和人才被浪费的忧虑,以及对遇到合适机会和人才得到充分施展的渴望。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同陟甫印楼厚先公渚至别峰庵观落日归坐定慧寺山门

削崖巃嵷俯浩荡,盘鶄风高身欲傍。

人间尘忧不到处,心在塔铃相轮上。

淮南烟树渺千里,江左群峦叠高浪。

瘴合海门深复深,穿射红鳞献奇状。

暝钟初发起江声,洄激噌?作悲壮。

独抱琴心忍终古,山门孤桐为惆怅。

(0)

过马厂

徒快恩仇浅者为,自甘獍醢亦堪悲。

重来马厂回车地,何处刑天第八师。

(0)

生日

枉余堕地是男儿,春色平分月似规。

幸值神宗全盛日,况当先子壮游时。

乾坤反覆今缧绁,岁月蹉跎合涕洟。

见说家乡飘荡尽,故人曾否问恒饥。

(0)

四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其一

随风摇漾态何纤,此日寒威分外严。

行客借来形柳絮,酒人引去比吴盐。

苦吟不觉衫穿袖,烂醉何妨帽挺檐。

莫笑浩然无逸兴,病驱不敌北风尖。

(0)

鄢陵道中

朝暾媚平陆,一路草新齐。

村犬追驴吠,林禽背客啼。

此行真草草,无事亦栖栖。

为有男儿志,征尘尽日迷。

(0)

王半塘世丈枉和爰叠前韵五首·其三

白云荐岁盼家山,游子惊心碾铁环。

到此江南为接壤,宿迁关去便扬关。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