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镇上游,白叟青矜各私祭;
谢傅功再造,帝辅王师有大儒。
陶公镇上游,白叟青矜各私祭;
谢傅功再造,帝辅王师有大儒。
此联以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著称,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张之洞相联系,表达了对其卓越贡献的赞誉和缅怀之情。
上联“陶公镇上游,白叟青矜各私祭”中,“陶公”指东晋名将陶侃,此处借指张之洞在地方治理上的杰出成就,如同陶侃之于镇守一方。“白叟青矜”分别代表老人和年轻人,象征社会各阶层对张之洞的尊敬与怀念,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祭奠这位伟人,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各私祭”则强调了这种怀念的普遍性和自发性。
下联“谢傅功再造,帝辅王师有大儒”中,“谢傅”指东晋名臣谢安,这里用来比喻张之洞在国家治理和教育领域的巨大贡献,如同谢安之于国家的复兴。“再造”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张之洞对于国家的重建与振兴所起的关键作用。“帝辅王师”则赞扬了张之洞作为国家重臣,在君主的支持下,为国家培养人才、推动教育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有大儒”则进一步肯定了张之洞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崇高地位,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深具学问的大儒。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巧妙地赞美了张之洞在地方治理、国家复兴、教育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贡献,表达了对其深远影响的深切缅怀。
东风来日本,北斗辟玄枵。
坐并华榱荫,班违紫禁朝。
清觞陶令节,明烛炳通宵。
曲付蛾眉唱,香添鹊尾烧。
俗传傩逐厉,事类博成枭。
旧疾应全减,新欢且共要。
压城云暗度,侵幔雨斜飘。
红拆丛梅萼,青缄弱柳条。
明朝还献岁,更颂玉盘椒。
河水趋山东,四旷无险塞。
吕梁扼其冲,凛若万强敌。
水势与石斗,终古怒未息。
舟行龈腭间,众挽不余力。
进始逾跬步,退忽落千尺。
长年起相语,兹土神所职。
登祠奉嘉荐,拜跪陈下臆。
船头勇牵缆,樯表高挂席。
好风东南来,送我天北极。
叱驭诚足钦,垂堂讵遑恤。
昔闻庄叟言,有山在离石。
悬水三十仞,鱼鳖皆辟易。
孰隳天地性,遂拯生民溺。
鸿飞九州野,吾愿观禹迹。
元日至人日,未有不阴时。
甫也昔所云,屡验信弗疑。
今岁异常岁,万口称稀奇。
一晴连七朝,春气即盎而。
轻烟散微暄,丽日流祥晖。
溪山逞德色,草木带光辉。
羊猪狗鸡利,马牛被郊畿。
民物鲜疵疠,禾稼其蕃滋。
天子居大宝,念民日孜孜。
上帝昭圣心,报锡以雍熙。
水旱不为虐,雨风常适宜。
四方习礼乐,八表厎清夷。
古道曾弗泯,薄俗还可移。
赃贪强黠徒,廉正当自持。
慈爱抚幼小,孝弟奉期颐。
斯理乃必然,蠢尔盖未知。
我生头雪白,何幸身见之。
但愿饱吃饭,百岁远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