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芳草,青青杨柳,青青山色。
愁人独如雪,为多情头白。镜里桃花曾太赤。
更何时、玉颜如昔。春光可长驻,奈醇醪无力。
青青芳草,青青杨柳,青青山色。
愁人独如雪,为多情头白。镜里桃花曾太赤。
更何时、玉颜如昔。春光可长驻,奈醇醪无力。
这首《忆少年》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愁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物的交融。开篇“青青芳草,青青杨柳,青青山色”以“青”字贯穿,营造出一片生机盎然又略带忧郁的景象。接着,“愁人独如雪,为多情头白”,将愁人的孤独与白发比喻成雪,形象地表达了愁绪之深重,以及情感的耗损。
“镜里桃花曾太赤”一句,运用了镜中倒影的意象,暗示往日的青春与热情,与现在的衰老形成对比,增添了时间流逝的感慨。“更何时、玉颜如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容颜不再的无奈与哀叹。最后,“春光可长驻,奈醇醪无力”,既是对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感慨,也是对酒力不足以消解愁绪的自嘲,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借景抒情,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揭示了愁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
鏖兵建业神虽王,校战牛庄色渐锄。
虎踞河山还夕照,龙骧事业冷平芜。
新篇已和萧咨议,宪草争传屈左徒。
好借东渐学西被,故知啧室有嘉谟。
江南六月时方旱,田中甲坼乾以□。
赤日当空无寸云,四野农夫坐愁叹。
听松山人意奇特,腕底大有回天力。
泼墨写作《雨蕉图》,满纸淋漓云墨色。
山童携图到茅舍,座客争看尽惊讶。
入手如闻风雨声,开缄似见波涛泻。
吾闻古人画月但画云,渲染巧妙妙入神。
今君画雨不著纸,雨声却在芭蕉里。
何须怀素手植千万株,却疑?川急雨直如矢。
卷图烈日忽遮藏,天半萋萋野云起。
群山向背东南缺,一声鸡鸣海波裂。
黄云下坠黑云浮,金轮三丈鲜如血。
当时李白平明来,风扫六合无纤埃。
精神飞扬出天地,口吟奇句招蓬莱。
我今黯黮失昏晓,双石凌虚自悄悄。
安得快剑开烟云,直指扶桑穷杳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