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山甫铨试二首并寄强甫·其一》
《送山甫铨试二首并寄强甫·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二昆南北各驱驰,季复随群试有司。

蕃衍皆因先世积,荒嬉端为乃翁慈。

争名古有笞儿语,任运吾无责子诗。

万一原夫能末缀,采蒲裹粽待归期。

(0)
注释
驱驰:忙碌奔波。
试有司:参加科举考试。
蕃衍:繁盛。
先世积:祖先的积累。
乃翁:父亲。
争名:争夺名声。
笞儿语:孩童间的争执之言。
责子诗:对孩子诗作的评价。
原夫:如果能够。
末缀:成就。
采蒲裹粽:采蒲叶包粽子。
翻译
两位昆仲在南北各自奔忙,季弟又随众人应试官场。
家族繁盛都源于祖先积累,荒唐嬉戏只因父亲的宽容。
自古以来,追求名声就有孩子争执之言,顺其自然,我不苛责你的诗篇。
万一你真的能有所成就,那就等着端午节回家,采蒲苇包粽子庆祝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山甫铨试二首并寄强甫(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化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期望。

诗的前两句“二昆南北各驱驰,季复随群试有司。”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二昆"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它们在天空中运行不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季复随群试"则表明诗人朋友要去参加科举考试,这是古代读书人的一大途径。

接着,“蕃衍皆因先世积,荒嬉端为乃翁慈。”这里作者提到了自己的家族背景和对家庭的眷恋之情。"蕃衍"指的是边疆地区,而"先世积"则暗示了家族的历史沉淀。"荒嬉"和"乃翁慈"都是形容词,分别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得和对父亲的孝顺。

下面的“争名古有笞儿语,任运吾无责子诗。”则是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态度。这里提到了“笞儿语”,这是一个典故,意指不计较真假的是非,而"任运"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顺应,同时也强调自己没有责任感去追求世俗的诗词成就。

最后,“万一原夫能末缀,采蒲裹粽待归期。”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且期待着能够结束这段学习生活,回家与亲人团聚。"万一"表达了一种希望,而"采蒲裹粽"则是古代农民在端午节时的习俗,象征着对家的思念和归期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实的观察,展现了作者对于功名、家庭和个人理想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代士人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以及他们在追求个人抱负与家庭责任之间寻找平衡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挽张之洞联

陶桓作镇武昌,三楚遂为天下重;

司马参知政事,八方争识相公名。

(0)

去年此日·其一

去年此日问梅花,未试春风萼绿华。

为报东皇好消息,南枝含乳上窗纱。

(0)

倒押骏孙寄调十绝句寄调骏孙·其三

醉入吴姬酒肆来,野花偏逐马蹄开。

馆娃春色深如许,莫过西施旧舞台。

(0)

禽言十首·其六

布谷布谷。刈得一斛粳,簸得三斗六。

釜无糜,莫为粥。乳燕雏成丝上簇。

一雨一晴二麦熟。无菽一朝饥,无麦半岁畜。

偻偻跦跦且布谷。

(0)

感秋十二首·其五

蕉生北牖下,因霜渐黄萎。

竹惟不畏寒,竹花陨差差。

无情有荣悴,有情能弗悲。

相辞风雨霰,相娱竽瑟篪。

良朋共晨夕,常苦隔山涯。

谁能不惜别,皓首惋离居。

(0)

仲春万寿山即景

前日问安无暇到,今朝到为问安回。

已看绿柳风前舞,恰喜红桃雨后开。

蓄眼芜珠缘带露,称心山黛不生埃。

分明胜概西湖上,祇少北高峰影来。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