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荷·其四》
《观荷·其四》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莲有濂溪梅有逋,两家言句满江湖。

自怜尚与梅花隔,曾识先生太极图。

(0)
翻译
莲花有濂溪的风采,梅花有逋的风骨,两家的言论遍布江湖。
我自感与梅花的高洁无缘,曾经见识过先生的太极图学说。
注释
莲:莲花,象征高洁。
濂溪:指周敦颐,北宋理学家,以莲花自比。
梅:梅花,象征高雅。
逋:林逋,宋代诗人,以梅为友。
言句:言论、思想。
江湖:这里指社会或学术界。
自怜:自视甚低,自愧不如。
太极图:中国古代哲学概念,象征宇宙的本源和变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莲花和梅花并存的景象,通过对比两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莲有濂溪梅有逋"直接点出了两种植物的存在,濂溪、逋均指的是莲和梅的别称,诗人巧妙地借此表明它们各自有其独特之美。

"两家言句满江湖"则是说这两种花卉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赞誉,它们的美丽已经成为人们口头相传、笔下描绘的对象,充满了江湖。这里的“两家”指的是莲和梅,言句即为诗文中的佳句。

接下来的"自怜尚与梅花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与梅花共处的遗憾之情,梅花常象征着高洁孤傲,而莲花则代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里可能暗示诗人自比为莲,感到自己与梅花那种超凡脱俗的情操相去甚远。

最后的"曾识先生太极图"则是说诗人曾经认识一位先生,该先生擅长绘制太极图。太极图象征着宇宙的和谐与平衡,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对于那位先生的敬仰,以及对其内心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莲花和梅花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赏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赠休禅和

为僧难得不为僧,僧戒僧仪未是能。

弟子自知心了了,吾师应为醉腾腾。

多生觉悟非关衲,一点分明不在灯。

祗道诗人无佛性,长将二雅入三乘。

(0)

题汪氏茅亭

茅亭客到多称奇,茅亭之上难题诗。

出尘景物不可状,小手篇章徒尔为。

牛畔稻苗新雨后,鹤边松韵晚风时。

君今酷爱人间事,争得安闲老在兹。

(0)

献新安于尚书

九土雄师竟若何,未如良牧与天和。

月留清俸资家少,岁计阴功及物多。

四野绿云笼稼穑,千山明月静干戈。

行人耳满新安事,尽是无愁父老歌。

(0)

送赵十二赴举

省事却因多事力,无心翻似有心来。

秋风郡阁残花在,别后何人更一杯。

(0)

扈从出长安应制

分野都畿列,时乘六御均。

京师旧西幸,洛道此东巡。

文物驱三统,声名走百神。

龙旗萦漏夕,凤辇拂钩陈。

抚迹地灵古,游情皇鉴新。

山追散马日,水忆钓鱼人。

禹食传中使,尧樽遍下臣。

省方称国阜,问道识风淳。

岁晚天行吉,年丰景从亲。

欢娱包历代,宇宙忽疑春。

(0)

题平盖沼

势压长江空八阵,吴都仙客此脩真。

寒江向晚波涛急,深洞无风草木春。

江上玉人应可见,洞中仙鹿已来驯。

龙车凤辇非难遇,只要尘心早出尘。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