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娟镜楼》
《高阳台.娟镜楼》全文
清 / 叶恭绰   形式: 词

苕玉镌名,芝泥押篆,传神暗想幽馨。

逝水寒光,依稀犹写倾城。

添妆盼断婵媛影,触菱枝、绮梦都醒。

等伤心、黛碗霜封,钗合尘生。

风花历劫知谁主,矧旧时明月,依例亏盈。

百尺楼高,从他翠委香零。

开奁待证相思史,奈半泓、秋水无声。

剩清朝、倚槛频看,短鬓偷惊。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娟镜楼》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叶恭绰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哀婉的画面。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苕玉镌名”、“芝泥押篆”、“逝水寒光”、“黛碗霜封”、“百尺楼高”等,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通过这些意象,词人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传神暗想幽馨”一句,既是对美好记忆的深情回望,也暗示了这份情感的难以言表与内心深处的共鸣。“逝水寒光,依稀犹写倾城”,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寒光则增添了一种冷寂之感,同时“倾城”二字又赋予了这份记忆以极致的美丽与珍贵。

“添妆盼断婵媛影,触菱枝、绮梦都醒。”这里通过“添妆”、“婵媛影”、“绮梦”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现实的无奈。梦醒之后,一切美好似乎都化为了泡影,留下的是无尽的失落与伤感。

“风花历劫知谁主,矧旧时明月,依例亏盈。”这一句将自然界的规律与人事的变迁相对比,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即便是永恒的明月,也有其周期性的盈亏变化,更何况是短暂的人世呢?

“百尺楼高,从他翠委香零。”在高楼上俯瞰,翠绿的景致与飘零的香气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人生易逝的悲哀。

“开奁待证相思史,奈半泓、秋水无声。”“开奁”意味着打开记忆的盒子,试图寻找那份曾经的相思之情,然而,“半泓秋水无声”则暗示了这份情感的难以表达与内心的孤独。

最后,“剩清朝、倚槛频看,短鬓偷惊。”词人独自倚靠栏杆,多次回望过去,却只能看到自己日渐斑白的鬓发,这既是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也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整首词通过对具体意象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世界,既有对过去的深情回忆,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出词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叶恭绰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再叠前韵一赠少湖宗伯一述鄙怀·其一

座有南州合让贤,独惭犬马酌予先。

即承高论霏琼屑,共爱春风拂绣筵。

官里偶同休暇日,老怀欣遇中兴年。

留连雅会寒宵永,断送清愁月色前。

(0)

题杂画册叶八首·其六

习静山中处,孤吟绝往还。

晓烟收尽处,坐见隔江山。

(0)

送洞阳杨鍊师东游

水洞山人泛海槎,东游聊看赤城霞。

仙衣新理薜萝蔓,野饭兼餐松树花。

自向名山窥玉简,羞干卿相论丹砂。

钱塘月下西飞鹤,定有尺书先报家。

(0)

恭纪恩赐诗·其十四赐浑银盘一

冰同洁白玉同坚,若比蟾光亦烂然。

叮咛莫谩题生菜,元奉琼羞在御筵。

(0)

元夕侍宴豳风亭观灯·其五

绛蜡千枝凤,金桥万道虹。

瑞云华盖上,明月禁城中。

镐宴沾同乐,尧年庆屡丰。

宸游端可颂,俚曲愧难工。

(0)

和太宰紫岩送春四首·其二

江寺花枝开不稀,背岩幽渚斗芳菲。

东君有意如相惜,莫遣风吹片片飞。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