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华杂咏三首·其三问月台》
《玉华杂咏三首·其三问月台》全文
明 / 陆深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月出青山外,浮云为扫开。

缺圆缘底事,弦望孰相催。

有言俱不省,流影照高台。

(0)
鉴赏

这首诗以月为线索,描绘了月光洒落于高台之上的情景,充满了哲思与美感。

首句“月出青山外”,以月的升起作为背景,暗示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动态美。接着“浮云为扫开”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云的移动比作清扫,形象地展现了月光穿透云层的瞬间,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缺圆缘底事,弦望孰相催。”这两句诗则深入探讨了月亮形态变化的原因,以及时间流逝的规律。这里的“缺圆”指的是月亮的盈亏变化,“弦望”则是指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周期性变化。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现象背后规律的好奇与思考,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有言俱不省,流影照高台。”最后两句诗,诗人将目光从月亮转向了高台,通过“流影”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月光在高台上的映照效果。同时,“有言俱不省”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提问的回应,也隐含了对世间纷扰、言语无用的反思,强调了在自然美景面前,人类语言的局限性和微不足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光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陆深
朝代:明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猜你喜欢

题壁

落日西风照楚关,断魂残魄吊衰颜。

自从鸿鹄分飞后,无复鸳鸯并枕间。

腕玉瘦宽金缕袖,鬓蝉慵掠翠云鬟。

秋天冬暮风雪寒,对镜懒把金蝉簇。

梦魂夜夜到君边,觉来寂寞鸳衾独。

此时行坐闲纱窗,忍泪含情眉黛蹙。

古人惜别日三秋,不知君去几多宿。

山高水阔三千里,名利使人复尔耳。

昔年曾拨伯牙弦,未遇知音莫怨天。

去年又奏相如赋,汉殿依前还不遇。

时人不知双字讹,平川倏忽风波起。

当时南宫报罢音,教妾沉吟杵中心。

为君滴下红粉泪,红罗帐里湿鸳衾。

愤愤调琴蝉鹊噪,默默吟诗怨桂林。

千调万拨不成曲,争奈胸中气相掬。

千思万想不成诗,心如死灰谁得知。

料得君心当此际,事国繁华闲田地。

朝朝暮暮望君归,日在东隅月在西。

碧落翩翩飞雁过,青山切切子规啼。

望尽一月复一月,不见音容寸肠结。

又闻君自河东来,夜夜不教红烛灭。

鸡鸣犬唳侧耳听,寂寂不闻车马声。

自此知君无定止,一片情怀冷如水。

既无黄耳寄家书,也合随时寄雁鱼。

日月逡巡又一年,何事归期竟杳然。

鲛绡裛遍相思泪,眉黛无心画远山。

(0)

句·其一

峭壁有云生怪石,晴空无雨洒飞泉。

(0)

和蒲大受王园泛舟用文老韵·其一

邑西屋连云,中有水竹居。

和风纵轻楫,尚忆故年初。

川光宛明媚,况乘春雨馀。

临波一以照,飒飒鬓毛疏。

(0)

康子思二诗有问道之意和其韵·其一

禀生太极本纯全,七尺身中豁一天。

妙道高深从俗笑,至言微密向谁传。

何须青简书勋业,赖有丹台集圣贤。

诸子但论时世事,令人懒语益思眠。

(0)

舟中早起

迤逦东方白,犹馀数点星。

乱鸦啼古木,宿鹭起寒汀。

日衬残云赤,烟含远岫青。

江山无限思,不觉是飘零。

(0)

舟中见月

濮上今秋月,于人太有情。

银盘随水涌,素练截江横。

岸阔天犹近,船虚夜自明。

寒光连上下,万里一心清。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