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王宫殿倚青冥,野色山光满户庭。
樵采松花来供佛,僧披槲叶坐谈经。
綵云不雨东西亩,金谷空蟠大小青。
酒罢吟鞍入城去,数声钟磬远泠泠。
梵王宫殿倚青冥,野色山光满户庭。
樵采松花来供佛,僧披槲叶坐谈经。
綵云不雨东西亩,金谷空蟠大小青。
酒罢吟鞍入城去,数声钟磬远泠泠。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寺庙景象。首句“梵王宫殿倚青冥”,以“梵王宫殿”象征寺庙的庄严与神圣,其“倚青冥”则展现了寺庙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接着,“野色山光满户庭”一句,将自然美景与寺庙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意境。
“樵采松花来供佛,僧披槲叶坐谈经。”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寺庙中僧侣的生活场景,通过“松花”与“槲叶”的细节,不仅体现了僧侣们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他们修行生活的简朴与虔诚。“供佛”与“谈经”则直接点明了寺庙的宗教功能与僧侣的修行活动。
“彩云不雨东西亩,金谷空蟠大小青。”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彩云”与“金谷”赋予情感与生命,通过“不雨”与“空蟠”的描述,既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暗含了对世事无常、人生虚幻的感慨。
最后,“酒罢吟鞍入城去,数声钟磬远泠泠。”诗人以自己的行踪结束全诗,通过“酒罢”与“吟鞍”的描绘,展现了他游历后的轻松与自在,而远处传来的“钟磬”之声,则再次强调了寺庙的庄严与宁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体而言,这首《平坡寺》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僧侣的修行生活,还融入了对自然、人生以及宗教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海客凌扶桑,簸弄红锦湍。
蓬莱坐见水清浅,回波不尽流人间。
左绵山高天阙峙,中有飞泉喷清泚。
烟雾春霏沧海澜,珠玑夜溅星河水。
洒空玉瀑翠微连,瑞霭灵氛散远天。
鸾仪倒映三珠树,花气遥通五色泉。
泉里仙人兰台客,爱把清泠坐朝夕。
濯发行修鸿宝篇,洗心时沃丹砂液。
君曾献赋承明殿,文彩声名满霄汉。
山中注书今几时,彤阁嘉祥待述撰。
谢傅东山各一时,苍生悬恋未云迟。
翛然远与世尘隔,泉壑风流且自奇。
春来泉壑起鸣雷,天上风云百道开。
请看白日烟岚窟,时有游龙行雨回。
辞喧来野寺,九日复登临。
远戍垂天际,孤城带水阴。
风云盘众壑,鸿雁避危岑。
骑转奇葩乱,泉飞杂佩侵。
穿林饶虎迹,俯涧有龙吟。
作赋惭先哲,游观惬素襟。
帽随枫叶堕,杯映菊花斟。
何事牛山泪,空怀鹫岭心。
泛萸香细细,攀桂碧森森。
归卧松房寂,犹闻长啸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