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室依林俯碧澜,文窗纱绿称遐观。
庭虚松柏泛清籁,坐久衣裳生峭寒。
触目有怀皆远俗,忘言何处不随安。
炉烟昼永禽鱼适,长啸一声天地宽。
书室依林俯碧澜,文窗纱绿称遐观。
庭虚松柏泛清籁,坐久衣裳生峭寒。
触目有怀皆远俗,忘言何处不随安。
炉烟昼永禽鱼适,长啸一声天地宽。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雅致的书斋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书室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氛围。
首联“书室依林俯碧澜,文窗纱绿称遐观”,开篇即展现出书室的地理位置——它紧邻林木,俯瞰碧波荡漾的水面,文雅的窗户上覆盖着绿色的纱帘,仿佛与远处的景色遥相呼应,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颔联“庭虚松柏泛清籁,坐久衣裳生峭寒”,进一步描绘了庭院内的景象。松柏在空旷的庭院中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长时间静坐于此,衣物甚至会感受到一丝寒意,这不仅体现了环境的清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颈联“触目有怀皆远俗,忘言何处不随安”,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感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无论是眼前的景物还是内心的思绪,都远离尘嚣,让人在无言之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安顿。
尾联“炉烟昼永禽鱼适,长啸一声天地宽”,以炉烟袅袅、日光悠长、禽鸟游鱼自在为背景,诗人通过一声长啸,抒发了对广阔天地的感慨,以及对自由与宽广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书斋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