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本分做家公,虽是痴顽幸不聋。
何必张皇惊斗蚁,更须辛苦望攀龙。
湿窗暗想催花雨,开户遥知戛竹风。
问夜何其将夜半,元来野寺已鸣钟。
几年本分做家公,虽是痴顽幸不聋。
何必张皇惊斗蚁,更须辛苦望攀龙。
湿窗暗想催花雨,开户遥知戛竹风。
问夜何其将夜半,元来野寺已鸣钟。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陆文圭所作的《耳聩二首(其一)》。诗中,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的晚年生活,虽然年事已高,但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不为琐事所扰。他提到自己多年来安分守己,尽管有些痴顽(愚钝),但耳朵尚能听见,没有过于紧张或担忧。诗人对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有着敏锐的感受,如雨打湿窗户,他知道那是催促花开的声音;风吹过竹林,他能从远处感知。
诗的后两句尤为意味深长,诗人深夜独处,听到野外寺庙的钟声响起,意识到时间已至夜半。这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宁静夜晚的沉思。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意境,展现出一种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