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陈献孟城南新居·其四》
《题陈献孟城南新居·其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白发高堂绣佛前,繇来至孝自通禅。

夫妻苦叶愁多水,母子甘瓜喜满田。

有道何妨为紫槿,无心不觉吐青莲。

清斋便可频来共,看尔承欢疏磬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孝顺与禅意的融合,以及家庭成员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首句“白发高堂绣佛前”,描绘了家中长辈在佛前虔诚祈祷的情景,白发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和对家庭的奉献,高堂则体现了长辈的地位和威严。绣佛前,既表达了对佛祖的敬仰,也暗含了对家庭传统和信仰的传承。

“繇来至孝自通禅”一句,点明了孝顺与禅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孝顺不仅仅是对长辈的尊敬和照顾,更是一种内心的修为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通过至孝,人能够达到与禅学相通的境界,实现心灵的净化和平静。

接着,“夫妻苦叶愁多水,母子甘瓜喜满田”两句,通过对比夫妻间的忧愁和母子间的喜悦,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夫妻间的苦叶愁多水,可能是指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而母子间的甘瓜喜满田,则象征着亲情带来的甜蜜和满足。这种情感的对比,凸显了家庭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有道何妨为紫槿,无心不觉吐青莲”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有道之人,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无心之人,即使在顺境中也不忘初心,自然地展现出生命的美好。紫槿和青莲在这里象征着不同状态下的生命之花,它们的绽放不仅代表了个人的成长和觉醒,也是对家庭和谐与幸福的象征。

最后,“清斋便可频来共,看尔承欢疏磬边”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陈献孟一家共享清静的生活,共同体验家庭的温馨与和谐。这里的“承欢”不仅指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也包含了整个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通过频繁的相聚和共同参与家庭活动,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营造了一个充满爱与和谐的家庭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庭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孝顺、禅学、亲情以及个人成长之间的深刻关联,以及家庭成员间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奉和何古林侍御三月廿日居樵二首·其二

城宿宁非寂,山泉亦是喧。

要知喧寂处,动静此心然。

(0)

莲花

直干檠青盖,孤根出淤泥。

得名君子列,谁敢诮濂溪。

(0)

春日偶成·其一

闯地篁生笋,穿沙草有芽。

牛羊原上睡,春到野人家。

(0)

觉寒

十月江南暖未休,北风侵晓竞䫿飕。

谩怜曲宴回貂帐,谁共清斋拥鹿裘。

计岁祇多虚日月,程功惭未注春秋。

溪翁怯冷罢垂钓,独卧渔蓑苇叶舟。

(0)

后乐园

我怀范希文,功名满宋室。

清篇出警语,切寓经济术。

落落江湖心,惕惕庙堂日。

缅邈数百年,志士有执辙。

予也寒饿姿,蚤岁滥甄拔。

仰公北斗标,箕尾讵恍惚。

驽骀怯长途,明时抱衰疾。

尘缨罥神武,俯首委蓬荜。

偶营一亩园,芜亭榜拙逸。

秋林露远山,几案纷散帙。

农圃尽宾友,经旬废巾栉。

于焉奉遗训,幽悰晏萧瑟。

(0)

秋兴和郑希大·其二

空庭读易夜如年,秋潦仍荒种朮田。

海鹤临霞终野逸,山鸡照水自华鲜。

直修古道通延閤,欲趁回潮解钓船。

君若有期先讯问,好怀多是菊花边。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