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僦僧刹,屡往属未閒。
及兹炎雨霁,独步城东湾。
路纡经石栈,木杪开柴关。
老僧讯乡曲,喜溢眉与颜。
砌苔净堪憩,庭树凉可攀。
藤萝映瓜圃,眷子栖其间。
此境稍閒阒,已觉超尘寰。
谁为铲屋角,坐纳西南山。
嗟予职吏局,兹游良已悭。
但恐他时至,君去空予还。
闻君僦僧刹,屡往属未閒。
及兹炎雨霁,独步城东湾。
路纡经石栈,木杪开柴关。
老僧讯乡曲,喜溢眉与颜。
砌苔净堪憩,庭树凉可攀。
藤萝映瓜圃,眷子栖其间。
此境稍閒阒,已觉超尘寰。
谁为铲屋角,坐纳西南山。
嗟予职吏局,兹游良已悭。
但恐他时至,君去空予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一位名为凤举的进士在寺庙中的经历。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未能常来享受这种闲适生活的遗憾。
首句“闻君僦僧刹”点明了探访的目的地是某位朋友(君)所居住的寺庙(僧刹)。接着“屡往属未閒”表达了诗人多次前往,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的遗憾。之后,“及兹炎雨霁,独步城东湾”描述了诗人终于在雨停后,独自漫步于城东湾的情景,暗示了这次探访的难得与珍贵。
“路纡经石栈,木杪开柴关”描绘了前往寺庙途中蜿蜒曲折的道路,以及经过高树顶端的柴门,营造出一种隐秘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老僧讯乡曲,喜溢眉与颜”则展现了与老僧相遇的喜悦,通过老僧的问候和欣喜的表情,传达出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美好。
“砌苔净堪憩,庭树凉可攀”描绘了寺庙内环境的清幽与宜人,诗人可以在此静坐休息,感受庭树带来的清凉。随后,“藤萝映瓜圃,眷子栖其间”进一步展示了寺庙内的自然景观,藤蔓与瓜园相互映衬,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象征。
“此境稍閒阒,已觉超尘寰”表达了诗人对眼前宁静环境的赞叹,感觉仿佛超脱了世俗的烦恼。最后,“谁为铲屋角,坐纳西南山”则是对能够在此欣赏到西南山脉美景的渴望,暗示了诗人对于更高远境界的向往。
“嗟予职吏局,兹游良已悭”表达了诗人作为官吏,公务繁忙,无法经常前来享受这种闲适生活的遗憾。“但恐他时至,君去空予还”则预示着担心未来某次来访时,朋友已经离开,自己只能独自返回,流露出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探访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人情之暖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