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秣马理征鞍,琴鹤相随上帝关。
已有声名闻草木,又将诗句动夷蛮。
金銮未赐金莲炬,玉陛将催玉笋班。
管取来年三二月,定看昼著锦衣还。
秋高秣马理征鞍,琴鹤相随上帝关。
已有声名闻草木,又将诗句动夷蛮。
金銮未赐金莲炬,玉陛将催玉笋班。
管取来年三二月,定看昼著锦衣还。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即将赴京的场景,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秋高秣马理征鞍”,画出了秋天一派忙碌的景象,长颈鹿(秣马)正被调教准备远行,而主人则在整理马鞍,准备上路。这里秋高不仅是季节的写实,更隐含着作者对升官进爵的渴望,秋天常被比喻为收获的季节。
“琴鹤相随上帝关”,琴代表文人雅致的艺术修养,而鹤则是吉祥、高洁的象征。上帝关可能指的是通往京城的重要关口,这里主人带着自己的文化和精神伴侣,准备进入更高一级的文化和政治中心。
“已有声名闻草木”,作者已经小有成就,其名声甚至传遍了最普通的自然界。这里的“草木”代指四方百姓,意即声名远播。
“又将诗句动夷蛮”,不仅如此,他还想通过自己的诗歌去感动那些未开化之人(夷蛮),展现了作者以文化使者自居的志向。
“金銮未赐金莲炬,玉陛将催玉笋班”,这里的“金銮”、“金莲炬”、“玉陛”、“玉笋班”都是宫廷中的华丽物品,但都还没有到手。这反映了作者对荣华富贵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现实未能完全如愿以偿的无奈。
“管取来年三二月,定看昼著锦衣还”,但即便如此,作者依然满怀信心,预言自己在不久的将来(来年三二月),一定能够穿上锦衣(象征着官职和荣耀)并返回。这是对个人未来的一种乐观展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写主人赴京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展示了作者对于升迁、文化传播和个人的成功都有着浓厚的期待。同时,这也反映出宋末元初时期知识分子对于政治中心的向往,以及他们希望通过个人才华在朝廷中获得地位的心声。
谓人最灵智,卫生每苦拙。
所惧非饥寒,将养不得节。
通人解其会,在世无所须。
羲农去我久,空叹将焉如。
念之动中怀,积善云有报。
药石有时间,诗书敦夙好。
蔼蔼堂前林,灼灼叶中花。
枝条始欲茂,春风扇微和。
弱湍驰文鲂,灵凤抚云舞。
坐止高荫下,神渊泻时雨。
尔从山中来,相见无杂言。
赤泉给我饮,乃欲饮得仙。
老夫有所爱,养色含津气。
遥遥望白云,苍苍谷中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