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喧喧起四邻,茅公渡口岁逡巡。
风尘路远难为客,霜鬓来朝畏见春。
檐外雨声催腊尽,枕边乡梦到家频。
遥怜堂上围炉处,传饮屠苏少一人。
爆竹喧喧起四邻,茅公渡口岁逡巡。
风尘路远难为客,霜鬓来朝畏见春。
檐外雨声催腊尽,枕边乡梦到家频。
遥怜堂上围炉处,传饮屠苏少一人。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在异乡住宿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思乡之情。
首联“爆竹喧喧起四邻,茅公渡口岁逡巡。”以热闹的爆竹声开篇,渲染出新年的喜庆气氛,同时点明地点在茅公渡口,暗示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处境。"岁逡巡"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风尘路远难为客,霜鬓来朝畏见春。”写出了诗人旅途劳顿、年华老去的感受。"风尘路远"不仅指实际的路程遥远,也暗喻人生的艰辛与不易;"霜鬓来朝畏见春"则表达了对岁月无情、青春不再的忧虑。
颈联“檐外雨声催腊尽,枕边乡梦到家频。”通过雨声和梦境,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雨声似乎在催促旧岁的结束,而枕边的梦则是对家乡的频繁思念。
尾联“遥怜堂上围炉处,传饮屠苏少一人。”将思绪拉回家中,想象着家人团聚时围炉取暖、共享屠苏酒的温馨场景,但因自己不在场而感到遗憾。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庭温暖的深切渴望和对团圆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除夕夜异乡住宿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团聚的渴望,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
窗铃声寂,又银壶传漏。不语沉沉对残酒。
到筵心烛灺,帘额烟明,还瞒说,凉月弄花时候。
玉鹅衾半摺,四角红麸,浅露鸳鸯一双绣。
梦薄未成眠,倦睐忪惺,看鬓亸、蝉钗斜溜。
恁骨似、缃桃易惊寒,愿身当屏山,护伊纤瘦。
春风荡微和,积阴亦云熙。
徵徒既缤郁,驾言采江蓠。
遥空望无际,四面来清辉。
荡桨遵枉渚,弭棹薄修湄。
沿洄虽不远,爱此清涟漪。
何以佐盘餐,江鳞春正肥。
命酌长松下,清音宛竹丝。
菰芦得生计,鸥鸟更何机。
泛泛忘归路,冥烟失鱼矶。
愿子惜欢会,念此流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