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仙去后孤山寂,翩翩随风到草堂。
雪色渐消云黯淡,冷香犹在月苍茫。
陇头惜别愁千种,纸帐空留影半床。
梦觉罗浮人是否,芳魂已点寿阳妆。
逋仙去后孤山寂,翩翩随风到草堂。
雪色渐消云黯淡,冷香犹在月苍茫。
陇头惜别愁千种,纸帐空留影半床。
梦觉罗浮人是否,芳魂已点寿阳妆。
此诗《雪夜山居感怀》由清代诗人安兴孝所作,描绘了雪夜山中居所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联“逋仙去后孤山寂,翩翩随风到草堂。”以“逋仙”暗指已逝的高士或诗人,表达出山林因失去先贤而显得寂寞的情境,接着“翩翩随风到草堂”则描绘了风中飘落的雪花,轻盈地来到诗人的居所,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颔联“雪色渐消云黯淡,冷香犹在月苍茫。”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景象,随着雪色逐渐消融,云层变得黯淡,但月光下仍能感受到一丝冷香,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即使外界环境变化,某些情感依然留存。
颈联“陇头惜别愁千种,纸帐空留影半床。”通过“陇头”这一意象,暗示了离别的场景,诗人面对离别之愁,思绪万千,只能在空荡的纸帐上留下自己的影子,形象地表达了孤独与思念之情。
尾联“梦觉罗浮人是否,芳魂已点寿阳妆。”以梦境和传说中的罗浮山为背景,询问梦境中的那个人是否还在,而诗人的芳魂似乎已经化作寿阳妆,既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雪夜山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离别与思念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美好的追求,语言含蓄而富有意境,体现了清代文人诗风的特点。
微言昔废绝,大道随荒榛。
上下千岁间,天将复斯文。
若人实命世,述作参鬼神。
横制万里波,不为流俗珍。
大音破昏聋,有若雷霆震。
惜乎世莫用,竟以奇怪闻。
哀哉揭阳贬,势屈道则伸。
孔子亦有言,求仁而得仁。
我昔读其书,固常见其人。
迩来观遗像,忽若平生亲。
轮扁不言巧,丹青岂复真。
尚存高山意,俯仰冀日新。
浙江汤汤,南国之纪。句章之乡,居巢之里。
天子命公,二邦更治。越人之嗟,吴人之喜。
公之为政,简而易从。不严而威,敏以有功。
孽不及牙,奸折其绪。孰施斧斤,不见铓露。
老稚晏起,壮服于亩。椸有浣衣,廥有多稌。
公之退公,乐是北池。飞阁渠渠,虚廊迟迟。
鱼跳于藻,渚有凫鹥。钓亭桧岛,其水涟漪。
公之退公,以豫以游。邦人喜公,尚无疾忧。
邦人祝公,百禄是遒。匪公其私,王家之休。
我思建官,公理众政。与民最亲,惟时守令。
其有不臧,根心之螟。小犹虮虱,肤皮是营。
于铄有宋,一统万方。千里所付,几人曰良。
凡领王民,守土之吏。有理如吴,帝道则粹。
我歌北池,爰颂公德。以告后人,勿污勿塞。
《姑苏蒋公北池诗》【宋·张方平】浙江汤汤,南国之纪。句章之乡,居巢之里。天子命公,二邦更治。越人之嗟,吴人之喜。公之为政,简而易从。不严而威,敏以有功。孽不及牙,奸折其绪。孰施斧斤,不见铓露。老稚晏起,壮服于亩。椸有浣衣,廥有多稌。公之退公,乐是北池。飞阁渠渠,虚廊迟迟。鱼跳于藻,渚有凫鹥。钓亭桧岛,其水涟漪。公之退公,以豫以游。邦人喜公,尚无疾忧。邦人祝公,百禄是遒。匪公其私,王家之休。我思建官,公理众政。与民最亲,惟时守令。其有不臧,根心之螟。小犹虮虱,肤皮是营。于铄有宋,一统万方。千里所付,几人曰良。凡领王民,守土之吏。有理如吴,帝道则粹。我歌北池,爰颂公德。以告后人,勿污勿塞。
https://shici.929r.com/shici/ZBtkqTA.html
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国有大命。
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凤凰秋秋。其翼若干。
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长夜慢兮。
永思骞兮。太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
何恤人之言兮。涓涓源水。不壅不塞。毂既破碎。
乃大其辐。事以败矣。乃重太息。墨以为明。
狐狸而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