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托安危,生而为英,死而为灵,痛此日白马素车,滚滚江潮流日夜;
大儒作将相,先天下忧,后天下乐,看到处黄蕉丹荔,纷纷俎豆荐春秋。
举世托安危,生而为英,死而为灵,痛此日白马素车,滚滚江潮流日夜;
大儒作将相,先天下忧,后天下乐,看到处黄蕉丹荔,纷纷俎豆荐春秋。
这副挽联以高度概括的手法,颂扬了曾国藩在历史舞台上的卓越贡献与深远影响。上联“举世托安危,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开篇即点明了曾国藩在国家命运中的重要地位,他不仅在世时被视为英雄,逝世后亦被尊为圣灵,体现了其对国家和民族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
接着,“痛此日白马素车,滚滚江潮流日夜”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曾国藩逝世时的哀悼场景,白马素车象征着高洁与哀悼,滚滚江流则寓意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长河,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下联“大儒作将相,先天下忧,后天下乐”则进一步赞扬了曾国藩的多才多艺与高尚品德。作为大儒,他不仅精通学术,还能够担任将相之职,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更重要的是,他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先,先忧后乐,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最后,“看到处黄蕉丹荔,纷纷俎豆荐春秋”以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比喻,表示曾国藩的功绩如同黄蕉丹荔一般,四季常新,永垂不朽。同时,通过“俎豆荐春秋”的典故,暗示了后人对他的敬仰与纪念,如同在每个季节都献上祭品,以表达对这位伟大人物的追思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高度评价了曾国藩在政治、军事、学术等多个领域的杰出成就,更深刻地揭示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是一幅充满深情与敬意的历史赞歌。
海棠自是花中杰,西蜀此花尤胜绝。
濯锦江边艳欲然,浣花溪上繁于缬。
畴昔闻名未识面,对之顿解忧心结。
东皇著意欲开时,不许芳心轻漏泄。
风前醉态真嫣媚,雨过啼妆更鲜洁。
格高不受尘点污,韵胜须那香酷烈。
东南颜色岂不佳,甲乙品题终少劣。
我公胸次秋水莹,海内人人颂清节。
世间珍玩一物无,独此妖娆费提挈。
墀间堂下不胜春,赪颊丹唇俨成列。
嫣然尤物不移人,未害广平心似铁。
几年隔绝剑阁外,拔擢孤忠自明哲。
愿公持此坐庙堂,天下妍媸要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