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西家蚕上簇,南村北村麦白熟。
小儿腰镰日早归,大儿去就田间宿。
斗酒相邀不为薄,邻翁相对且斟酌。
圣主当阳亿万年,年年岁岁田家乐。
东家西家蚕上簇,南村北村麦白熟。
小儿腰镰日早归,大儿去就田间宿。
斗酒相邀不为薄,邻翁相对且斟酌。
圣主当阳亿万年,年年岁岁田家乐。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乡村农忙时节的生动景象与淳朴民风。开篇“东家西家蚕上簇,南村北村麦白熟”两句,以“东”对“西”,“南”对“北”,不仅展现了空间的广阔,也暗示了农事活动的普遍性。蚕上簇意味着养蚕季节的丰收,而麦子成熟则预示着粮食的富足,两幅画面交织,勾勒出一幅丰饶祥和的农村生活图景。
接着,“小儿腰镰日早归,大儿去就田间宿”描绘了农忙时节的劳作场景。孩子们早早地收工回家,大人们则可能在田间继续劳作至深夜,体现了农民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这种不分昼夜的辛勤工作,是他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的体现。
“斗酒相邀不为薄,邻翁相对且斟酌”则展现了乡间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劳动之余,村民们以酒会友,相互邀请,共度欢乐时光。这种简单纯粹的社交活动,既增进了邻里间的感情,也体现了乡村社会的淳朴与和谐。
最后,“圣主当阳亿万年,年年岁岁田家乐”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强调了农业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愿景下,农民的快乐不仅仅是个人的满足,更是国家富强的象征。
综上所述,这首《田家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状态,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淮海无林邱,旷泽千里平。
一渠闲防潴,物色故不清。
老僧喜穿筑,北户延朱甍。
檐楯斗杓落,帘帏河汉倾。
平湖杳无涯,湛湛春波生。
结缆嗟已晚,不见芙蓉城。
尚想紫芡盘,明珠出新烹。
平生有微尚,一舟聊寄行。
遇胜辄偃蹇,霜须刷澄明。
可待齿牙豁,归欤谢浮荣。
天台仙籍上,又见姓刘人。
入幕红莲晓,趋庭彩服春。
鱼多知海熟,药少觉山贫。
太守乡儒丈,何妨婉画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