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风沙行》
《长风沙行》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朝望长风沙,夕望长风沙。

郎书前日到,早晚下三巴。

巴歌易肠断,汉女娇如花。

郎挟千金赀,何如早还家。

去时明月珠,国团入郎手。

郎归向郎索,犹在怀中否。

浔阳下湓浦,湓浦多风潮。

将毋听商妇,夜夜鸣檀槽。

江狶舞斯风,焦明集斯雨。

郎行惯水程,不用妾传语。

低头拜石尤,无为阻归舟。

归舟望不见,日日风沙愁。

郎言虽反覆,凝盼常如此。

昨梦芙蓉花,飘零落江水。

(0)
鉴赏

这首诗《长风沙行》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担忧。

首句“朝望长风沙,夕望长风沙”以重复的句式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每日从早到晚眺望长风沙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长久思念。接着,“郎书前日到,早晚下三巴”则透露出诗人得知亲人书信已到,却仍在焦急等待其归来的消息,体现了对亲人安全的深深关切。

“巴歌易肠断,汉女娇如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以巴歌的哀婉表达内心的忧伤,另一方面以汉女的娇美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郎挟千金赀,何如早还家”表达了诗人对远行亲人的劝告,希望其早日归来,体现了对家庭团圆的渴望。接下来的几句“去时明月珠,国团入郎手。郎归向郎索,犹在怀中否”,通过具体的物品(明月珠)来寄托情感,进一步加深了对亲人归来的期盼。

“浔阳下湓浦,湓浦多风潮”描绘了归途中的艰难险阻,暗示了诗人对亲人旅途安全的担忧。“将毋听商妇,夜夜鸣檀槽”则以商妇的悲歌比喻夜晚的孤独与思念,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江狶舞斯风,焦明集斯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愁绪。“郎行惯水程,不用妾传语”表达了对远行亲人的理解与信任,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

最后,“低头拜石尤,无为阻归舟”以石尤(一种能阻碍船只前行的强风)为喻,表达了诗人对阻碍亲人归途的自然力量的无力感。“归舟望不见,日日风沙愁”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亲人归期的焦虑与担忧。

“郎言虽反覆,凝盼常如此”表现了诗人对亲人话语的反复揣摩与期待,以及对亲人归来的坚定信念。“昨梦芙蓉花,飘零落江水”以梦境结束,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未来团聚的憧憬。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担忧,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读书寡出拈古韵事作戏谑非咏史体也得五首·其三

八咏楼前逸似云,少年场里为输君。

终须减尽腰围带,始把分桃作忏文。

(0)

闺词四十首.临帖·其二十五

匀墨圆毫扫素时,翩翩如鸟踏花枝。

阿谁妙楷参钟索,李卫夫人字茂漪。

(0)

闺词四十首.趁燕·其十四

何物重来伴侣偕,汉宫妆束剪入怀。

琼钩尽搭随风入,好住雕梁认玉钗。

(0)

过沛上

京国驰驱道,悠悠客子情。

大风吹四野,王气隐孤城。

舍远云偏白,丛深日碍明。

徘徊策羸马,愁逐畏途生。

(0)

守岁

于世原无术,生涯只自惊。

百年三纪去,两岁一宵争。

京洛尘堪倦,蓬蒿径未成。

却怜罗绮会,不待晓钟鸣。

(0)

谷溪遣兴

新涨失江隈,轻阴向午开。

舟从叶底出,涛向树间来。

杜若堪延伫,蒹葭宛溯洄。

吴吹空自好,未遣棹歌催。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