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望长风沙,夕望长风沙。
郎书前日到,早晚下三巴。
巴歌易肠断,汉女娇如花。
郎挟千金赀,何如早还家。
去时明月珠,国团入郎手。
郎归向郎索,犹在怀中否。
浔阳下湓浦,湓浦多风潮。
将毋听商妇,夜夜鸣檀槽。
江狶舞斯风,焦明集斯雨。
郎行惯水程,不用妾传语。
低头拜石尤,无为阻归舟。
归舟望不见,日日风沙愁。
郎言虽反覆,凝盼常如此。
昨梦芙蓉花,飘零落江水。
朝望长风沙,夕望长风沙。
郎书前日到,早晚下三巴。
巴歌易肠断,汉女娇如花。
郎挟千金赀,何如早还家。
去时明月珠,国团入郎手。
郎归向郎索,犹在怀中否。
浔阳下湓浦,湓浦多风潮。
将毋听商妇,夜夜鸣檀槽。
江狶舞斯风,焦明集斯雨。
郎行惯水程,不用妾传语。
低头拜石尤,无为阻归舟。
归舟望不见,日日风沙愁。
郎言虽反覆,凝盼常如此。
昨梦芙蓉花,飘零落江水。
这首诗《长风沙行》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担忧。
首句“朝望长风沙,夕望长风沙”以重复的句式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每日从早到晚眺望长风沙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长久思念。接着,“郎书前日到,早晚下三巴”则透露出诗人得知亲人书信已到,却仍在焦急等待其归来的消息,体现了对亲人安全的深深关切。
“巴歌易肠断,汉女娇如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以巴歌的哀婉表达内心的忧伤,另一方面以汉女的娇美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郎挟千金赀,何如早还家”表达了诗人对远行亲人的劝告,希望其早日归来,体现了对家庭团圆的渴望。接下来的几句“去时明月珠,国团入郎手。郎归向郎索,犹在怀中否”,通过具体的物品(明月珠)来寄托情感,进一步加深了对亲人归来的期盼。
“浔阳下湓浦,湓浦多风潮”描绘了归途中的艰难险阻,暗示了诗人对亲人旅途安全的担忧。“将毋听商妇,夜夜鸣檀槽”则以商妇的悲歌比喻夜晚的孤独与思念,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江狶舞斯风,焦明集斯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愁绪。“郎行惯水程,不用妾传语”表达了对远行亲人的理解与信任,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
最后,“低头拜石尤,无为阻归舟”以石尤(一种能阻碍船只前行的强风)为喻,表达了诗人对阻碍亲人归途的自然力量的无力感。“归舟望不见,日日风沙愁”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亲人归期的焦虑与担忧。
“郎言虽反覆,凝盼常如此”表现了诗人对亲人话语的反复揣摩与期待,以及对亲人归来的坚定信念。“昨梦芙蓉花,飘零落江水”以梦境结束,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未来团聚的憧憬。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担忧,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