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闻汉皇后,织室数来观。
宫女岂不勤,帝衮得以完。
亦将成纁黄,非用竞龙鸾。
意在奉宗庙,后人其可安。
常闻汉皇后,织室数来观。
宫女岂不勤,帝衮得以完。
亦将成纁黄,非用竞龙鸾。
意在奉宗庙,后人其可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和孙端叟蚕具十五首(其二)织室》。诗中,诗人以汉皇后的典故开篇,描述了皇后亲自到织室查看蚕丝织造的情况。她并非出于个人喜好或奢华的需求,而是为了确保皇帝的衮服得以完成,体现出对国家祭祀和宗庙礼仪的尊重。诗人强调,这些织品并非只为装饰,而是出于实用和尊奉祖先的目的。他借此表达了对后世君主能够承继这种勤俭持家、重视传统精神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梅尧臣诗歌中注重道德教化和历史传承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