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的独特春日情怀。"枝上流莺和泪闻"一句,通过对燕子的比喻,表达了女子在春天听见鸟鸣声而感慨落泪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灵鸣叫声的描绘,也映射出她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新啼痕间旧啼痕"则暗示了她长久以来的寂寞和期待,新旧伤痕交织,彷彿是对她情感世界的写照。
"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表达了女子在漫长的春日中,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渴望与牵挂。鱼鸟无消息意味着信息隔绝,而千里关山则是对遥远距离的一种象征,梦魂劳顿,则展现了她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无一语, 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显示了女子在春日午后独自一人时的情感世界。她虽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但通过对美好事物(芳尊)的沉默凝视,反映出她的内心波动和无尽的哀愁。
"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则描绘了一幅春夜雨中的场景。女子终于点燃了灯笼,但这并不能驱散她内心的寂寞与不安。而外面的雨声和被雨打湿的梨花,更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和对外界的封闭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勾勒出一个在春天里怀念远方之人的女子形象,她的心灵世界充满了哀愁与期待,而这些情绪又被周围的自然环境所映照。
元英去世二百年,其迹虽久骚雅传。
田庐不废子孙贤,庆门簪组方蝉联。
我来源中访高隐,□人邀客云山前。
朱门绿阁照溪水,长松茂竹□寒烟。
滩声萧萧到几席,魂清骨冷忘睡眠。
伊子出处不自判,尘缨俗网常萦缠。
儿孙渐多食□众,高翔远引嗟无缘。
他年家事苟有付,杖藜□此同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