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士困形役,至人得天游。
尸居一室间,心已历九州。
所以驱牛翁,不肯饮下流。
翩翩九苞凤,饮啄昆仑丘。
一飞下虞廷,再鸣止岐周。
瑞物不世出,安用罗网求。
下士困形役,至人得天游。
尸居一室间,心已历九州。
所以驱牛翁,不肯饮下流。
翩翩九苞凤,饮啄昆仑丘。
一飞下虞廷,再鸣止岐周。
瑞物不世出,安用罗网求。
这首明代童冀的《后和陶诗·拟古五首(其五)》以隐逸和超脱为主题,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中,“下士困形役”暗指世俗之人被生活琐事所束缚,而“至人得天游”则描绘了得道高人能够超脱尘世,自在逍遥。接下来的“尸居一室间,心已历九州”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内心的游历超越了实际的空间限制。
诗人以“驱牛翁”不愿饮用低劣之水的典故,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坚守,同时将“九苞凤”比喻为有德行的贤者,他们选择在“昆仑丘”这样的高洁之地饮水,象征着他们的清高与追求。
“一飞下虞廷,再鸣止岐周”描绘凤凰飞临政治中心和传播美德的情景,寓意贤者择时而出,为天下带来祥瑞。最后两句“瑞物不世出,安用罗网求”,直接揭示了诗人对于稀世之才不应被世俗的权谋所束缚,应当自然显现的观点。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赞美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