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际何所有,开门七事无。
沉瓜飧冻玉,采涧饭雕胡。
白社人同往,寒山兴不孤。
唱詶忘主客,斜日下城隅。
庵际何所有,开门七事无。
沉瓜飧冻玉,采涧饭雕胡。
白社人同往,寒山兴不孤。
唱詶忘主客,斜日下城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南音和尚时的场景与心境,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
首句“庵际何所有”,以问句开篇,引人遐想,庵中究竟有何物?随后“开门七事无”一句,点明了庵中简朴至极,只有最基本的日常用品,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
“沉瓜飧冻玉,采涧饭雕胡。”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瓜果比作冻凝的玉石,将涧中的食物比作雕刻的稻米,不仅展现了食物的珍贵与新鲜,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高雅。
“白社人同往,寒山兴不孤。”诗人与白社之人一同前往,共同体验这份宁静与和谐,即使在寒冷的山中,也不感孤独,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唱詶忘主客,斜日下城隅。”最后两句,诗人与和尚对诗唱和,忘记了主客之分,时间仿佛静止,直到夕阳西下,才意识到时间的流逝。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和尚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充满了禅意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万岫夹双涧,山色亦雄哉。
飞虹百尺横跨,一道石梁开。
城上孤云似练,城下孤帆似箭,顷刻涌风雷。
千古战争地,回首浩歌哀。俯孱颜,看潎漩,倚崔嵬。
极目川原似画,杰构耸华榱。
剑化龙而双惊,阁闻猿而独啸,陈迹已蒿莱。
与客共携手,一醉酌金罍。
一鸿秋水,谁移向深闺,偷近蛾绿。
空明不定,绰约伴人幽独。临就崔徽别幅。
又浅笑、轻颦相瞩。何人解识倾城,自赏容辉金屋。
掠削云鬟妆束。问就里芳心,可同千曲。
离魂初觉,娇晕枕痕红足。小阁朝来新沐。
瞥收却、巫峰六六。怕是清冷圆冰,一掷黄金难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