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张来仪赋匡山读书处》
《为张来仪赋匡山读书处》全文
元 / 倪瓒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庐山郁岧峣,上有香炉峰。

影落碧天外,翠玉琢芙蓉。

牵萝读书处,云灯无行踪。

犹遗石岩苔,花开紫丰茸。

愁心飞春雪,宝剑沈双龙。

应化苏耽鹤,归栖千岁松。

仙岩采芝叟,久别倘相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庐山上的香炉峰,以“庐山郁岧峣,上有香炉峰”开篇,展现出山势的高峻与峰顶的神秘。接着,“影落碧天外,翠玉琢芙蓉”,通过比喻手法,将山峰比作雕琢的翠玉芙蓉,形象地描绘出山峰的秀美与清幽。

“牵萝读书处,云灯无行踪”,诗人想象在山中某处,有人在藤萝下读书,周围只有云灯照亮,没有人的足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超脱的氛围。接下来,“犹遗石岩苔,花开紫丰茸”,描述了岩石上长满苔藓,紫色花朵点缀其中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和生机。

“愁心飞春雪,宝剑沈双龙”,这两句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如同春雪般轻盈却蕴含着深沉的忧愁,同时又仿佛宝剑落入深渊,隐喻着某种深藏不露的力量或情感。

“应化苏耽鹤,归栖千岁松”,这里引用了苏耽乘鹤归仙的典故,暗示庐山是仙人居住之地,充满了神秘和超凡脱俗的气息。“仙岩采芝叟,久别倘相逢”,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隐居山中的采芝老人的向往,期盼能与之相遇,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美景的细腻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传说的遐想,具有浓厚的文人情怀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倪瓒

倪瓒
朝代:元   字:泰宇   号:云林子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301~1374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
猜你喜欢

齐天乐·其二秋燕

乌衣瘦损来时影,天涯艳游应遍。

玉树荒烟,金陵剩粉,惆怅舞裙歌扇。闲抛翠剪。

吊六代斜阳,故侯宫苑。

冷入江南,一襟疏雨暮愁远。

匆匆芳事易了,早梧桐坠叶,风露催晚。

草信霜前,杨花梦里,凉煞绮罗深院。红丝待饯。

算客久思归,幕巢栖倦。落尽香泥,月残帘未卷。

(0)

丹阳道中作

高阜荒荒古木稠,南徐江水送行舟。

河山已带中原色,风雨今为北道愁。

(0)

尧峰寺同山甫丈看月

高山月出动湖波,宝树珠光夜若何。

自是清晖恋岑寂,那知人世有笙歌。

(0)

山中二首·其二

空山樵路石嶙峋,麛鹿悠然狎隐沦。

松下流泉清似玉,一瓢同漱颍阳人。

(0)

曹太史席上二咏·其一歌

红牙翠袖按清商,瞥见尘飞玳瑁梁。

宛转尽能谐律吕,主人无忝蔡中郎。

(0)

和客闺中四时曲·其二夏

为爱芙蕖水上开,漫将罗袜染芳埃。

并头欲折何曾折,才入木兰风雨来。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