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真人为行密,臂上记珠皎如日。
佛名无著心亦空,珠去珠来体常一。
谁道佛身千万身,重重只向心中出。
西方真人为行密,臂上记珠皎如日。
佛名无著心亦空,珠去珠来体常一。
谁道佛身千万身,重重只向心中出。
这首诗名为《水精数珠歌》,由唐代诗人皎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西方真人的形象,其臂上佩戴着一串晶莹剔透的念珠,光芒似日月一般明亮。这串念珠不仅是佛教修行的一种工具,更寓意于心灵的清净与安宁。诗人通过“珠去珠来体常一”表达了对禅机智慧的领悟,即在不断的修行中,内心始终保持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间纷扰所动摇的状态。
最后两句“谁道佛身千万身,重重只向心中出”则深入探讨了佛教中的“一念三千”之理,指出了真实的佛陀并非肉身千万,而是通过内心的觉悟和修行,使得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找到那份佛性的光辉。
诗中充满了对佛法禅机的深刻理解和对清净本心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教哲学的精妙把握。
东风才解冻,农事已开端。
田夫竞力作,不获须臾安。
渊明于是时,亦岂容坐观。
日出负耒去,入夜乘牛还。
宁不惮劳苦,要得逃饥寒。
顾我独何幸,虽知稼穑难。
逢秋但一饱,此外了不干。
回首视渊明,已是增汗颜。
那堪万事拙,只得长掩关。
诵公获稻句,倍为公兴叹。
田父苦亢旱,伤心涕泗沱。
使君悯斯民,雩禜亦何多。
古庙舞群巫,袂属肩相摩。
密云自西郊,奈汝旱魃何。
天官感精诚,霹雳加谴诃。
遂协毕星好,一洗吾民痾。
顿觉田亩间,欢然声气和。
人生一饱足,宁复忧其他。
要当及丰年,对酒仍高歌。
只愁偃鼠腹,未醉颜已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