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食菜羹示何道士》
《食菜羹示何道士》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穷冬海道绝,瘴雨晴墟里。

何以知岁丰,未卯炊烟起。

先生清梦回,科髻方隐几。

獠奴拾堕薪,发爨羹藷米。

饱霜阔叶菘,近水繁花荠。

都卢深注汤,米烂菜自美。

椎门醉道士,一笑欲染指。

诫勿加酸咸,云恐坏至味。

分尝果超绝,玉糁那可比。

鲜肥增恶欲,腥膻耗道气。

毕生啜此羹,自可老儋耳。

录以寄徐闻,阿同应笑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荒凉冬日与瘴气弥漫的雨季中,人们通过炊烟的升起预示着丰收的到来。诗中的画面生动,从清晨的炊烟到午后的生活场景,再到夜晚的饮酒谈笑,展现了生活的质朴与满足。

首句“穷冬海道绝,瘴雨晴墟里”描绘了一幅冬日海边,道路封闭,瘴气弥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荒凉与压抑的氛围。接着“何以知岁丰,未卯炊烟起”,通过炊烟的升起预示着丰收的年景,体现了人们对生活朴素而直接的感知方式。

“先生清梦回,科髻方隐几。獠奴拾堕薪,发爨羹藷米。”描述了主人从梦中醒来,仆人拾柴准备烹饪的情景,展现了一种简朴而和谐的生活状态。通过“獠奴”这一称谓,也透露出对不同文化背景人物共处一室的包容与和谐。

“饱霜阔叶菘,近水繁花荠。”描绘了餐桌上新鲜的蔬菜,如经霜的阔叶菘和靠近水源的繁花荠,强调了食物的新鲜与自然。接下来“都卢深注汤,米烂菜自美。”则通过煮汤的过程,进一步强调了食物的美味与自然之味。

“椎门醉道士,一笑欲染指。”描绘了饮酒后的欢乐场景,通过“醉道士”的形象,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最后“诫勿加酸咸,云恐坏至味。”提醒不应过分调味,保持食物的原味,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尊重。

“分尝果超绝,玉糁那可比。”通过品尝水果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食物的美味与珍贵。最后“鲜肥增恶欲,腥膻耗道气。”表达了对过于丰富食物的反感,以及对纯净饮食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生活中的平凡与美好,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与尊重。通过与何道士分享食菜羹的经历,不仅传达了对美食的热爱,更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湖山雅趣图为太仓张俞题

青山隐隐水悠悠,此日披图忆旧游。

远树云开湘浦晚,孤帆日落洞庭秋。

萍踪自昔随流转,华发谁今为国忧。

却笑薄才终恋阙,湖山雅趣付君收。

(0)

麻姑山读颜鲁公碑次左天官韵

嗟嗟颜鲁公,仙都有遗笔。

晦蚀几百年,忽然见今日。

爱公非爱书,于心若有失。

所以甘棠篇,珍重良不一。

凿石亟珍之,千古表陈迹。

仙都赖壮观,谁能忘游息。

(0)

李白酒楼

曾骑五花马,山水恣遨游。

一去无消息,空存旧酒楼。

(0)

奏凯

犬戎巢穴一时平,手挽银河洗甲兵。

回首狼烽无处觅,只留寒月照边城。

(0)

金瓶牡丹

万岁山前春雨寒,五侯亭馆倚雕栏。

莫轻今日穷途眼,曾向金瓶赏牡丹。

(0)

晚翠轩枇杷

轩前翠树凌秋风,翠色飞入轩之中。

固非先零之蒲柳,亦岂早彫之梧桐。

奇材乃是卢家果,碧玉枝头琢成颗。

清气吹寒上画屏,隔窗影乱香云朵。

霜花染作黄金丸,饮馀酒渴诗喉乾。

醉拍栏干饱风味,笑杀世间梅子酸。

晚翠迟迟犹晚节,吾儒对此心如铁。

还当洗眼看苍松,岁暮空山卧冰雪。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