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骨支离甚,危肠感激多。
人生易日月,世路苦风波。
素志偿犹未,朱颜顾几何。
不如都弃置,对酒且高歌。
穷骨支离甚,危肠感激多。
人生易日月,世路苦风波。
素志偿犹未,朱颜顾几何。
不如都弃置,对酒且高歌。
这首诗《偶书》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艰难。
首联“穷骨支离甚,危肠感激多”,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困顿,身体和心灵都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这里的“穷骨”和“危肠”形象地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挣扎,而“感激多”则暗示了在困境中仍怀有对生活或某些事物的感激之情,体现了人性的坚韧与乐观。
颔联“人生易日月,世路苦风波”,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短暂与世间的复杂。将人生比作易逝的日月,形象地表现了生命的短暂;而“世路苦风波”则比喻了世间的道路充满坎坷与挑战,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颈联“素志偿犹未,朱颜顾几何”,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尚未实现的遗憾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素志”指的是朴素的理想或愿望,“朱颜”则象征着青春与活力,诗句流露出对时间飞逝、年华易老的无奈与反思。
尾联“不如都弃置,对酒且高歌”,则是诗人面对人生困境的一种豁达态度。他建议人们在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不妨放下心中的负担,以饮酒高歌的方式寻求内心的慰藉与解脱,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生活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理想、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观与处世哲学。
广陵堤上昔离居,帆转潇湘万里馀。
楚客病时无鵩鸟,越乡归处有鲈鱼。
潮生水郭蒹葭响,雨过山城橘柚疏。
闻说携琴兼载酒,邑人争识马相如。
近日高僧更有谁,宛陵山下遇闲师。
东林共许三乘学,南国争传五字诗。
初到庾楼红叶坠,夜投萧寺碧云随。
秋江莫惜题佳句,正是磷磷见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