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旌儒庙》
《旌儒庙》全文
唐 / 许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寒陌阴风万古悲,儒冠相枕死秦时。

庙前亦有商山路,不学老翁歌紫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īngmiào
táng / hún

hányīnfēngwànbēiguānxiāngzhěnqínshí

miàoqiányǒushāngshānxuélǎowēngzhī

翻译
寒冷小路上阴冷的风充满了永恒的悲伤,
儒生们的帽子堆积如山,在秦朝的暴政下死去。
注释
寒陌:寒冷的小路。
阴风:阴冷的风。
万古悲:永恒的悲伤。
儒冠:儒生的帽子,代指读书人。
相枕死:堆积如山般死去。
秦时:秦朝时期。
庙前:庙宇前。
商山路:可能指的是隐士居住的地方,也可能象征仕途。
不学:不愿学习。
老翁:年老的人。
歌紫芝:唱着关于紫色灵芝(象征隐逸生活)的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名为《旌儒庙》。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沧桑和对古人的怀念。首句“寒陌阴风万古悲”,描绘了一种萧瑟的秋冬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过往文明的无限哀思。这里,“寒陌”指的是荒凉的道路,“阴风”则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

接下来的“儒冠相枕死秦时”,诗人借用了历史上的儒家学者被秦始皇坑杀的事迹,表达了对知识分子悲惨命运的同情。这里,“儒冠”指的是儒家的士子,他们在秦朝时期遭遇了灭顶之灾。

第三句“庙前亦有商山路”,则转向具体的地理环境,可能是诗人所面对的一处景象。“不学老翁歌紫芝”,这句话表明诗人虽然身处这样一个历史沉重的地方,但他自己并没有去学习或模仿那些古代的贤者(如“老翁”)去寻找传说中的灵芝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历史事件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尊崇与思考,以及对个人处境的自我定位。

作者介绍
许浑

许浑
朝代:唐   字:用晦(一作仲晦)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生辰:约791~约858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猜你喜欢

东山三题·其一观莲亭

青泥藏化育,红粉看芬芳。

照水有馀态,乘风无限香。

晚来花独盛,暑后雨声凉。

不著故不染,走盘珠自忙。

(0)

东湖留题.水鉴亭

蘋藻风初定,鸾凤匣已开。

有时开妙象,无处拂纤埃。

乐共世人到,醉从天汉回。

不知谁作记,寥廓卧楼台。

(0)

句·其十六

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竭。

(0)

自和喻意四首·其二

青山望不极,落日意偏孤。

生计一瓢足,秋风双鬓枯。

顾予兰纫佩,笑子帛缠须。

别有相同处,胸中万顷湖。

(0)

食冰

又见颁冰出,曾看白雪收。

清辉分积玉,爽气忽高秋。

尽室虽同享,吾亲独异州。

淮南地卑湿,安得代兰羞。

(0)

寄常父

台州与京邑,中有泰山阴。

谁谓三隅远,长分一寸心。

南陔戒已旧,棠棣兴尤深。

思作团圆计,囊无买舍金。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