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云老幼许来前,传语金吾漫策鞭。
汝亦有儿经久别,相逢关切得毋怜。
瞻云老幼许来前,传语金吾漫策鞭。
汝亦有儿经久别,相逢关切得毋怜。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七月二十二日恭奉皇太后巡幸塞北晓过清河有作(其三)》。在诗中,弘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巡视塞北时的情景,通过与百姓的偶遇,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首句“瞻云老幼许来前”,描绘了清晨时分,老人和小孩都走出家门,期待着皇帝的到来。这一句不仅展现了百姓对皇室的尊敬和期待,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心态。
接着,“传语金吾漫策鞭”一句,通过传达给守卫的命令,暗示了皇帝出行的庄严与秩序。金吾,古代官名,负责京城治安,此处象征着皇家的威严与权威。策鞭则是指轻轻抽打马鞭,示意马匹缓缓前进,既表现了皇帝出行的庄重,也体现了对百姓的关怀,避免惊扰民众。
后两句“汝亦有儿经久别,相逢关切得毋怜”,则直接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怀。诗人想象自己与一位久别重逢的百姓交谈,询问对方是否也有孩子多年未见,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以及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这种人文关怀,体现了乾隆皇帝作为君主的人性光辉,以及对社会民生的深刻体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乾隆皇帝在巡视途中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和对家庭团聚的向往,体现了其作为君主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