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院斋纳凉杂成·其二》
《院斋纳凉杂成·其二》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平头摇大扇,不如风自来。

细竹略成响,已荡疏襟开。

竹气况自凉,无风亦佳哉。

我行达淮颍,土性竹不栽。

得见三两竿,贵重如瑜瑰。

寓斋偶具此,虽少有即佳。

经春更添笋,绿荫将成堆。

呼童日抉灌,相对时衔杯。

故山足千亩,一一惊春雷。

胸吞不能尽,多者伐作柴。

其下坐故人,念我应徘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炎炎夏日,在院斋中纳凉的情景。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竹子在夏日中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首句“平头摇大扇,不如风自来”,以扇子与自然之风进行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舒适与人工制品的局限。接着,“细竹略成响,已荡疏襟开”两句,通过竹叶轻轻摇动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

“竹气况自凉,无风亦佳哉”进一步赞美了竹子的自然属性,即使在没有风的情况下,竹林也能带来清凉的感觉。这种自然之美,让诗人感到无比的惬意和满足。

然而,诗人身处淮颍之地,这里的土壤并不适合竹子生长,因此见到几株竹子便倍感珍贵,将其比作“贵重如瑜瑰”。这不仅体现了竹子在诗人眼中的价值,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珍惜。

“寓斋偶具此,虽少有即佳”一句,表达了诗人即便是在简陋的寓所中,也能从有限的竹子中找到乐趣,体现出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接下来,“经春更添笋,绿荫将成堆”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竹林逐渐繁茂,绿荫覆盖的场景,预示着生机勃勃的未来。而“呼童日抉灌,相对时衔杯”则展现了诗人与童仆共同照料竹林,享受闲适时光的情景,充满了和谐与乐趣。

最后,“故山足千亩,一一惊春雷”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竹林的怀念,想象着故乡的竹林在春雷的唤醒下,生机盎然。而“胸吞不能尽,多者伐作柴”则流露出对竹子用途的思考,既有对其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其实用价值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生活情趣的品味与享受。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哭李西涯

死别吞声杜老诗,一吟双泪不胜悲。

长笺短札劳频寄,海角天涯慰远思。

阳羡卜居空有约,汝南会老更无期。

瓣香聊寓平生意,目断寒云北雁迟。

(0)

雪湖过偿前约叠前韵奉酬·其二

倒橐真轻陆贾金,奚囊随处足清吟。

菊泉胜赏重阳后,蔗境馀甘泰运临。

留客无期须尽醉,入山有路不嫌深。

白云堆里高眠稳,乐在閒中且自寻。

(0)

再酬雪湖用前韵四首·其三

晚霞晴景炫流金,馀兴犹成采菊吟。

石磴崎岖攀更上,溪流清浅坐仍临。

门缘客扫情如故,酒挟诗狂量亦深。

怅忆南山元入社,比来何事费招寻。

(0)

再酬雪湖用前韵四首·其一

芳辰何啻直千金,残菊犹堪动醉吟。

风逗石泉声碎落,云开岩壁势平临。

茱萸沜炤莲塘静,薜荔墙通竹径深。

好景天留娱老眼,短筇长屐漫追寻。

(0)

农歌

荦确声频叹桔槔,农歌几处竞啾嘈。

力勤总为旱来苦,响答遥闻夜转高。

俚语乡音皆入调,炎风烈日敢忘劳。

康衢击壤风寥邈,漫采新腔续楚骚。

(0)

再酬雪湖叠前韵三首·其二

蚤学鸱夷理钓船,波心长对白鸥眠。

移山笑我愚成谷,鍊石凭谁妙补天。

云外辘轳新甃井,雨中袯襫上平田。

寻常文会输真率,野蔌山殽漫杂然。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