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农歌》
《农歌》全文
明 / 谢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荦确声频叹桔槔,农歌几处竞啾嘈。

力勤总为旱来苦,响答遥闻夜转高。

俚语乡音皆入调,炎风烈日敢忘劳。

康衢击壤风寥邈,漫采新腔续楚骚。

(0)
鉴赏

这首《农歌》描绘了明代农民在干旱时节辛勤耕作的场景,展现了他们面对自然挑战时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谢迁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农夫们在桔槔声中劳作的景象,以及他们在炎炎夏日下不辞辛劳的劳动画面。

“荦确声频叹桔槔”,开篇即以“荦确”形容农夫劳作的艰辛,通过频繁的桔槔声,形象地展现了农夫们在干旱季节里为了灌溉农田而付出的辛勤努力。桔槔是古代的一种灌溉工具,通过人力摇动,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这一细节生动地体现了农夫们的智慧与勤劳。

“农歌几处竞啾嘈”,接着描绘了农夫们在田间劳作时的歌声,虽然简朴却充满力量,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又充满活力的场景。这不仅表现了农夫们在艰苦环境下依然保持乐观和团结的精神,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

“力勤总为旱来苦,响答遥闻夜转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农夫们因干旱而加倍努力的劳动,即使是在夜晚,他们的声音也能远远传开,展现出他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风貌。

“俚语乡音皆入调,炎风烈日敢忘劳”,这里赞美了农夫们虽使用俚语乡音,但歌声却能融入和谐的旋律之中,即便在酷热的天气下,他们也从不忘记自己的劳作,体现了他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最后,“康衢击壤风寥邈,漫采新腔续楚骚”两句,以古代的康衢击壤游戏和楚辞的典故,象征着农夫们在劳作之余,仍能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种精神状态,既是对过去农耕文化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体现。

综上所述,《农歌》不仅是一首赞美农夫辛勤劳动的诗歌,更蕴含了对自然、生活、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社会背景下农民群体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谢迁
朝代:明

(1449—1531)明浙江馀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初,与日讲,帝屡称善。八年入内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秉节直亮,见事尤敏,时人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武宗嗣位,请诛刘瑾不纳,致仕。旋被诬夺职,瑾诛,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即遣使慰问。嘉靖六年,再起入阁,仅数月,以老辞归。卒谥文正。有《归田稿》。
猜你喜欢

春怀赋得冰雪莺来晚春寒花较迟十字·其三

寒雀随山影,哀鸿带边声。

花迟社酒薄,春工了无情。

东风好池馆,芳草语流莺。

不必笑枯索,拥书轻百城。

(0)

予与谢幼槃董瞿老诸人往在临川甚昵幼槃已在鬼录后五年复与瞿老会宿于星渚是夕大风雨因诵苏州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之句归赋十章以寄·其九

脂车离郊园,潜筠人许长。

归来十亩阴,缥节已储霜。

畦畛日将芜,况复病在床。

亭亭望五老,烟云晚苍茫。

(0)

悼亡三首·其二

三公吾岂敢,宁为忍饥寒。

拟听笭箵雨,潜悲苜蓿盘。

烟云昏壁月,霜露殒香兰。

伫立东风泣,忘情良独难。

(0)

赋陈虚中振芳堂

青腰按节临天关,幻成圭璧惊人寰。

一朝忽起枯槁想,堕作人间冰雪颜。

国香端拟避清绝,凤车安得窥幽闲。

雪中长疑肌起粟,挽住直恐乘风还。

风流别乘似何逊,哦诗兴健排江山。

华堂烧灯呼客醉,况引玉颊依雕阑。

广平题赋工婉媚,杜陵索句愁飞翻。

山人径欲悟香寂,何当步绕横斜间。

(0)

懋南博士暂出回邑以盛藻见观谨依韵奉和二首·其二

公退萧閒闭息深,从来县谱用山阴。

威棱少霁髯垂几,才韵频将笔捶琴。

取急卧家聊小憩,捧符还郡却幽寻。

风流若把名香拟,堪作盈斤百和沉。

(0)

次韵景纯后圃宴集

携装过我路漫漫,聊命杯铛为禦寒。

漏月竹疏怜影碎,干霄楸老见根蟠。

城头飞屐千峰迥,楼角凭栏六幕宽。

尚欲相留过残腊,小园佳致雪中看。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