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满院掩深关,半摺文书偃卧看。
幽鸟等闲回睡眼,暖风时复破春寒。
杨花满院掩深关,半摺文书偃卧看。
幽鸟等闲回睡眼,暖风时复破春寒。
这首诗描绘了晚春时节庭院内的宁静与生机。首句“杨花满院掩深关”,以杨花满院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春日特有的轻盈与繁华,同时“掩深关”三字又暗示了一种静谧与封闭之感,形成鲜明对比。次句“半摺文书偃卧看”,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半卷文书,悠闲地躺着阅读的情景,展现了其内心的闲适与淡泊。
接着,“幽鸟等闲回睡眼”,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鸟儿在春日的午后悠闲地飞来飞去,不经意间唤醒了诗人的倦怠,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最后,“暖风时复破春寒”,则以温暖的春风为线索,巧妙地点出了季节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温暖的期待与喜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间凝眺。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欢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世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兽中有人性,形异遭人隔。
人中有兽心,几人能真识。
古人形似兽,皆有大圣德。
今人表似人,兽心安可测。
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
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
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
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
若是效真人,坚心如铁石。
不谄亦不欺,不奢复不溺。
面无吝色容,心无诈忧惕。
君子大道人,朝夕恒的的。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