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间凝眺。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欢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世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间凝眺。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欢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世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李璨的《水龙吟》,是一篇表达对战争生活中的不适和对太平时光向往之情感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闲凝眺。" 这两句描绘出词人在战场上的孤独与寂寞,腰间佩戴着武器,头上包裹着头巾(首帕),身处戍楼之上,独自一人倚靠栏杆,悠悠地眺望远方。这里传达了一种无奈和对远方的思念。
"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 这几句则描绘出战乱后的荒凉景象,中原一带原本气势磅磅,如今却是狐狸鼠兔之所藏,晚霞散去,只余残留的光影。
"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 词人回忆起年轻时在陇西(指今天甘肃一带)时的情景,将笔墨抛于身后,以剑为枕,等待破晓。这几句流露出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叹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这里表达了对自然界突变和生命脆弱的感慨,以及通过改变心态来适应环境的哲思。
"世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 这段话抒发了对战乱频仍、世事无常的哀叹,以及对长久和平的渴望。沧海变为田野,象征着巨大的历史变迁;群生指的是众多生命在战争中的惊扰;干戈即军器,烂漫则是战乱不息,凭谁驱扫,则是在询问谁能结束这场战争。
"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词人心中有着对山河之美的憧憬和胸怀壮志,但这些都被战争所打断,只能发出一声长叹;词末寄寓了希望太平岁月早日到来,愿燕赵(今北京及周边地区)能够安稳百年。
这首《水龙吟》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乱的生活,展现了词人对战争深切的反思,以及对美好生命、和平时光的无限向往。
雪晴冰泮春生,卧龙跃破重湖浪。
乘时送喜,灵光辉焕,人间天上。
舞榭春融,歌楼月满,尽怀欢畅。
听钲铫共奏,太平风景,尊中酒、休多让。
蓦地轰雷惊放。恣回旋、星流云荡。
沧溟望□,玉京应在,谁探珠藏。
瑞凤斜骞,祥鸾轻翥,竞呈嘉贶。
问何人、巧思飞腾神物,使行诸掌。
闲庭翠暖。怪梧叶、无情先送幽怨。
敲响空阶,不管愁人,临风刚赋秋扇。
西风最惜分离苦,便尽日、萧萧深院。
自那时、蹙损双蛾,怎向这回重展。
休问年来憔悴,绿窗春去后,吟事都懒。
弄影银蟾,轻荡湘波,偏照天涯人面。
芭蕉叶叶篱边碎,又忍卷、珠帘重看。
便唤取玉宇春回,别是一番莺燕。
濛濛疏雨,渐敲朱户,西风吹逗帘旌。
深阁昼眠,重帏暗锁,莺啼残梦偏惊。春尽絮飞轻。
共海棠落去,千片无声。
此际魂销,但将离恨寄春行。清池水上桥横。
被行人遮住,隔岸初晴。
斜日树边,檐前燕子,衔泥虚傍雕楹。人倚越山屏。
是为花憔悴,减却芳情。
冷落香篝,又随云想度长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