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血才乾又复雠,总无诚意为东周。
夫差只爱容狂佞,勾践殊能用智谋。
槜李郡还舆土广,姑苏台就鹿麋游。
高情独羡陶朱子,万顷沧波一叶舟。
口血才乾又复雠,总无诚意为东周。
夫差只爱容狂佞,勾践殊能用智谋。
槜李郡还舆土广,姑苏台就鹿麋游。
高情独羡陶朱子,万顷沧波一叶舟。
这首诗《读吴越春秋》由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剖析,展现了对吴越争霸时期复杂人性与政治智慧的思考。
首联“口血才乾又复雠,总无诚意为东周”,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揭示了吴越两国之间频繁的复仇与争斗,以及这种行为背后缺乏真正诚意的一面,暗含对东周时期诸侯国间关系的讽刺。
颔联“夫差只爱容狂佞,勾践殊能用智谋”,将目光聚焦于两位历史人物——夫差与勾践。夫差因宠爱奸佞而失策,导致最终败亡;而勾践则以其卓越的智谋和忍辱负重的精神,成功复仇并成就霸业。这一对比鲜明地展现了智谋与权力的较量。
颈联“槜李郡还舆土广,姑苏台就鹿麋游”,通过描述夫差在槜李地区扩张领土,以及后来在姑苏台上的荒淫生活,进一步描绘了他从辉煌到衰败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微妙关系。
尾联“高情独羡陶朱子,万顷沧波一叶舟”,将视角转向了陶朱公(范蠡),表达了对这位智者淡泊名利、隐退江湖生活的向往。通过与前文的对比,突出了智谋与道德、权力与自由之间的价值选择。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也蕴含了对人性、权力与智慧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相思无处著春寒。傍阑干。湿阑干。
似我情怀,处处忆临安。
想见夜深村鼓静,灯晕碧,为傍人,说上元。
是花是雪无意看。雨摧残。雨摧残。探春未还。
到春还、似不如闲。感恨千般、憔悴做花难。
不惜与君同一醉,君不见,铜雀台,望老瞒。
彭蠡万顷波,胥江八月涛。
所蓄盖有素,末流故滔滔。
君子贵养源,毋事驾说劳。
汉祖过百人,心动疑贯高。
田孟天下士,其忍负赵敖。
处死且不难,视身如鸿毛。
髡钳吾何畏,义命岂忍逃。
乘舆忽至止,兴运有所遭。
俛首与之语,议论诚英豪。
回视汉廷臣,谁能出尔曹。
即日拜守相,泥涂升九皋。
大闲不可踰,四维在所操。
我观忠义传,荣如华衮褒。
置君如奕棋,百岁犹腥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