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藏沙缩不闻湍,雪满空山独树寒。
谁见玉龙天上战,至今头角倚江蟠。
水藏沙缩不闻湍,雪满空山独树寒。
谁见玉龙天上战,至今头角倚江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深意的画面。首句“水藏沙缩不闻湍”,以“水藏沙缩”描绘出一幅水面平静、沙粒沉寂的景象,通过“不闻湍”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仿佛连水流的声音都消失了。这种静谧的氛围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基调。
接着,“雪满空山独树寒”一句,将视线转向远处,一片雪覆盖的山林中,仅有一棵树孤独地矗立着,显得格外寒冷。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冷峻与孤寂,也暗示了某种内在的情感或哲理,让人联想到孤独、坚韧或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谁见玉龙天上战,至今头角倚江蟠。”这两句则将视角提升至天空,想象着天上有如龙般的生物在战斗,但最终却化为了静止的姿态,其头部和角部依附于江边,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痕迹或是某种永恒的力量。这里运用了神话与现实相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壮观的自然景象,又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感和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冲击力又富含深层寓意的场景,引导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引发对人生、历史乃至宇宙奥秘的思考。
秋花濯山雨,裳裳院砌边。
缤纷呈冷艳,蒙茸霏绛烟。
滟杯晓露滴,写影午暄妍。
游蜂不知采,晚蝶时或穿。
舒华争其时,谁云畏塞寒。
临芳不忍撷,忆昔当歌筵。
寂寞离宫秋,于今过廿年。
是花岂无意,应博诗人怜。
胆瓶纵清佳,争似枝头鲜。
义府足探寻,良宵漏复深。
天边一片月,照我古人心。
几席绝尘氛,梧竹含萧爽。
金盘倩谁手,推出东冈上。
月色洁宜秋,桐阴疏胜柳。
映月读书人,问彼曾知否。
今居古与稽,古月即今月。
梧窗对古人,轩然逸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