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氏族著承尧,嗣服中山瓞派昭。
鼎一足三成帝业,牛黄腹白应童谣。
欲信大义心资亮,还定全秦志类萧。
千载楼桑尚遗恨,其如安乐自逍遥。
春秋氏族著承尧,嗣服中山瓞派昭。
鼎一足三成帝业,牛黄腹白应童谣。
欲信大义心资亮,还定全秦志类萧。
千载楼桑尚遗恨,其如安乐自逍遥。
此诗描绘了汉昭烈庙中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赞颂。首句“春秋氏族著承尧,嗣服中山瓞派昭”以春秋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家族传承的故事,承继了上古圣王之德,后裔在中山地区繁衍壮大,寓意着家族血脉的延续和荣耀。
“鼎一足三成帝业,牛黄腹白应童谣”两句,运用了古代帝王登基的象征物——鼎,以及民间流传的童谣,来暗示主人公通过自身努力,最终成就了帝王之业,同时也暗含了天命与民众支持的重要性。
“欲信大义心资亮,还定全秦志类萧”则表达了主人公坚定的信念与决心,他以正直之心,致力于实现大义,最终平定了全秦,其志向与古代贤臣萧何相类,彰显了其治国理政的高明与远见。
最后,“千载楼桑尚遗恨,其如安乐自逍遥”两句,以楼桑(古代传说中的神木)的遗恨与主人公的安乐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虽有遗憾,但依然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与自由,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其卓越的品质、远大的抱负以及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家族兴衰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南归欲觅旧柴门,何意弹冠赴特恩。
三径未成重理楫,千山遥忆隔啼猿。
香侵蓼国飘红粉,露滴荷房泻绿尊。
远岸菁葱连雨足,閒鸥飞泛点秋痕。
朝廷有道思良弼,彤管承家愧昔媛。
新月含辉云外吐,斜峰倒影浪中翻。
偶来坠叶惊诗思,厌听严更搅梦烦。
晚泊村宵难喔喔,平原戌猎鹿奔奔。
天涯篷转随征雁,泽畔桑深卧野豚。
银汉乍回青鹊羽,金风渐返木樨魂。
知君自为苍生出,从古惟闻绮皓存。
把酒漫同儿女醉,频年忧患不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