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河炯炯雁飞飞,老却斯人天未知。
三径秋光犹在菊,一年心事可无诗。
岁华迅似离弦箭,愁思多于盈杼丝。
寂寂空山明月里,谁拈霜竹倚风吹。
斜河炯炯雁飞飞,老却斯人天未知。
三径秋光犹在菊,一年心事可无诗。
岁华迅似离弦箭,愁思多于盈杼丝。
寂寂空山明月里,谁拈霜竹倚风吹。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开头两句“斜河炯炯雁飞飞,老却斯人天未知”勾勒出一幅秋景图,河水在斜阳下闪耀着金光,而大雁排列成行飞翔,但诗人的心境却是淡漠,不为世俗所扰。
“三径秋光犹在菊,一年心事可无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内心的宁静。三径,即指庭院中的小路,秋天的阳光依然洒在菊花上,而诗人一年中所思所感却不必通过诗歌来表达,这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岁华迅似离弦箭,愁思多于盈杼丝”则是对时光易逝和内心忧虑的抒发。岁月像离弦之箭一般飞逝,而诗人的愁思却比织布机上的纱线还要多,这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哀伤。
最后两句“寂寂空山明月里,谁拈霜竹倚风吹”描绘了一幅深山明月、孤独自在的情景。诗人似乎在询问,在这宁静的山中,有谁会像自己一样,拈着霜打后的竹子,靠在风中低吟呢?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淡远的情感和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高洁情怀。
甲戌清明鬓未翁,邦君过我小园中。
牡丹初喜开千朵,劫火何知付一空。
展转干戈春梦断,凄凉风雨客途穷。
九原可作应垂涕,今日前时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