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汪仁甫》
《次韵汪仁甫》全文
宋 / 吴锡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斜河炯炯雁飞飞,老却斯人天未知。

三径秋光犹在菊,一年心事可无诗。

岁华迅似离弦箭,愁思多于盈杼丝。

寂寂空山明月里,谁拈霜竹倚风吹。

(0)
翻译
斜阳照耀下大雁飞翔,岁月匆匆无人知
秋日的小径仍有菊花,一年的心情怎能无诗
时光如离弦之箭飞逝,忧愁多得胜过织布的线
寂静的山中明月照耀,又有谁能独自倚风抚弄霜竹
注释
斜河:夕阳。
炯炯:明亮的样子。
雁:大雁。
斯人:此人,指诗人自己。
天未知:岁月匆匆,无人察觉。
三径:隐士住处的小路。
秋光:秋日的阳光。
菊:菊花。
心事:内心的情感或想法。
无诗:没有诗来表达。
岁华:岁月。
迅似:如同。
离弦箭:射出的箭。
愁思:忧虑和思绪。
盈杼丝:满梭的线,比喻愁绪繁多。
寂寂:寂静无声。
空山:荒凉的山。
霜竹:经霜的竹子。
倚风:依靠微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开头两句“斜河炯炯雁飞飞,老却斯人天未知”勾勒出一幅秋景图,河水在斜阳下闪耀着金光,而大雁排列成行飞翔,但诗人的心境却是淡漠,不为世俗所扰。

“三径秋光犹在菊,一年心事可无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内心的宁静。三径,即指庭院中的小路,秋天的阳光依然洒在菊花上,而诗人一年中所思所感却不必通过诗歌来表达,这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岁华迅似离弦箭,愁思多于盈杼丝”则是对时光易逝和内心忧虑的抒发。岁月像离弦之箭一般飞逝,而诗人的愁思却比织布机上的纱线还要多,这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哀伤。

最后两句“寂寂空山明月里,谁拈霜竹倚风吹”描绘了一幅深山明月、孤独自在的情景。诗人似乎在询问,在这宁静的山中,有谁会像自己一样,拈着霜打后的竹子,靠在风中低吟呢?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淡远的情感和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高洁情怀。

作者介绍

吴锡畴
朝代:宋   字:元伦   号:兰皋   籍贯:徽州休宁   生辰:1215—1276

(1215—1276)徽州休宁人,字元伦,一作元范,号兰皋。吴儆从孙。精研理学。有《兰皋集》。 
猜你喜欢

追怀甲戌清明宇文信仲知郡大卿同尤张二倅过予小园赏花

甲戌清明鬓未翁,邦君过我小园中。

牡丹初喜开千朵,劫火何知付一空。

展转干戈春梦断,凄凉风雨客途穷。

九原可作应垂涕,今日前时事不同。

(0)

独游塘头五首·其二

诗必城之外,胡为不出城。

渐逢人少处,初听水流声。

异卉栀香酽,纤梢笋粉明。

是中亦堪隐,浪出误平生。

(0)

行圃

小圃无亭榭,心閒地自宽。

好花书壁记,怪树画图看。

雪少先誇瑞,霜严讳说寒。

贪嗔除已尽,唯要不痴难。

(0)

次韵汪以南教授美康使君新政因及贱迹四首·其四

石壁峰前旧泮林,新培槐市绿成阴。

川流决溃终归海,木德回环会守心。

夷轨得朋殊未艾,长谣怀感抑何深。

矧伊色笑逢民则,好续当年蹻蹻吟。

(0)

次韵邓善之书怀七首·其一

二十八回见,天门阖左扉。

不嫌笔端退,但骇镜中非。

自爱希声瑟,谁知尚絅衣。

人生年七十,肯复壮心飞。

(0)

同曹清父西郊纪事五首·其三

木脱秋声尽,田空野鸟饥。

时危群盗惨,身老故人稀。

所至犹堪醉,无求自合归。

寥寥天地内,古意一何微。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