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郎线断事都休,卸了衣冠返沐猴。
棚上偃师何处去,误他棚下几人愁。
郭郎线断事都休,卸了衣冠返沐猴。
棚上偃师何处去,误他棚下几人愁。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无奈与对世事的淡漠。
"郭郎线断事都休"一句,以“郭郎”指代古时著名的刑狱官员,线断喻指案件无法解决或是命运中断,用“事都休”表达了一切努力与追求皆告终止的无力感。
"卸了衣冠返沐猴"则通过“卸去衣冠”象征放弃官职和社会地位,“返沐猴”出自《庄子》,意味着回归自然状态,像猿猴一样无忧无虑。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抛弃,以及向往一种超脱世俗、回到本真自然的心境。
"棚上偃师何处去"中,“偃”通“展”,意为放开或舒展,可能指的是某种技能或艺术的展现,但这里用“棚上偃师”则显得有些无奈和迷茫。诗人似乎在询问这种技术或艺术将会流向何方,或是表达一种技艺即将失传的哀愁。
"误他棚下几人愁"一句,则通过“误他”指代那些不了解真相的人,“棚下几人愁”则描绘了在棚下观看或等待的人们因而产生的忧虑和困惑。这里诗人可能在暗示自己的才华未被赏识,导致旁观者亦陷入困惑与失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自然、束缚与自由,以及技艺传承的迷茫等主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石屏山人过我游,手携群峰挈沧洲。
买我如舟小斋里,景象落落乾坤浮。
江声撼瑶席,山色悬清秋。
碧树何渺渺,白云空悠悠。
霏微烟岚湿不收,翠光欲上人衣裘。
洞江先生起梳头,对之不觉宿疴瘳。
但见翠微人家疏复稠,石田茅屋莓苔幽。
小横桥涧风飕飕,无人濯足寒矶头。
矶头一叶小艋艇,我欲乘之随长流。
宁须骑鹤驾苍虬,与君鼓枻访丹丘,餐霞饮瀣穷冥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