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掩重门昼不开,閒斋便是小蓬莱。
有时佳客相经过,不许俗人轻到来。
一卷羲经销日永,数联诗句咏悠哉。
此情独有知心会,寄谢傍人莫浪猜。
静掩重门昼不开,閒斋便是小蓬莱。
有时佳客相经过,不许俗人轻到来。
一卷羲经销日永,数联诗句咏悠哉。
此情独有知心会,寄谢傍人莫浪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者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书斋主人的内心世界与生活情趣。
首句“静掩重门昼不开”,开门见山地描绘了书斋主人的隐居生活,白天紧闭门户,远离尘嚣,营造出一种宁静与独立的空间感。接着,“閒斋便是小蓬莱”一句,运用了蓬莱仙境的典故,将书斋比喻为世外桃源,强调了其超脱世俗的独特魅力。
“有时佳客相经过,不许俗人轻到来”两句,体现了主人对于访客的选择性,只欢迎志趣相投的佳客,拒绝了普通俗人的打扰,进一步凸显了书斋主人的高雅与自我保护意识。
“一卷羲经销日永,数联诗句咏悠哉”描绘了书斋主人的日常活动,通过阅读《周易》消磨时光,吟诗作对享受悠闲自在的生活。这里不仅展现了主人的文化修养,也暗示了其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此情独有知心会,寄谢傍人莫浪猜”表达了书斋主人对于外界猜测的淡然态度,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他内心世界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情趣,而其他人则不必妄加揣测。这种自守与内敛的态度,更增添了诗作的深沉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崇尚自然与文化的独特生活方式,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心灵栖息地的渴望。
近人惟有月。算高楼天远,和他谁说。登临倦游睫。
黯苍波落日,断崖重叠。魂销梦怯。
旧家心、逡巡去蝶。
把从来故国平居,付与候蛩吟彻。亲切。
尊前有分,美景良辰,未应虚设。风流易歇。
海边讯,暗尘咽。
但高寒不改,年年宫殿,多少兴亡坐阅。
甚人间、只道佳期,怕成怨别。
翠禽啼紧空闺暮,残妆都怨朱粉。
玉钗微堕一枝斜,篱角黄昏近。看月下、疏香暗引。
春愁先上徐娘鬓。
向纸阁芦帘,傍烛影、低迷夜来,无限丰韵。
争奈绛缕凄凉,冷红吹罢,那时归又难准。
髻鬟低处不胜寒,自倚东风问。
怕竹外、腰支瘦损,琼奁珠琲飘零尽。
待寄回、西州句,双挽刍雅,玉奴栖稳。
故山老鹤。等酒人散尽,飞归池阁。
漫倚焦琴,斜日想思满京洛。
知否休文病起,浑怕忆、西园花药。
但自掩、独树闲门,灯影惜孤酌。深约。更寂寞。
待问取断鸿,去程难托。素衾怨薄。
江上春寒晚来恶。
千里谁携梦转,丝鬓有、东风吹觉。
怕秀句、题未了,野棠又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