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无与晤,殊喜故人来。
秉烛频开卷,逢花数举杯。
寒云江上树,冻雪陇头梅。
明发黄山路,离愁不可裁。
幽居无与晤,殊喜故人来。
秉烛频开卷,逢花数举杯。
寒云江上树,冻雪陇头梅。
明发黄山路,离愁不可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幽居中相会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和淡淡的离愁。首句“幽居无与晤”,点出环境的静谧与孤独,为后文的相聚做了铺垫。接着,“殊喜故人来”一句,表达了对老友来访的惊喜之情,凸显了友情的珍贵。
“秉烛频开卷,逢花数举杯”两句,生动展现了两人在烛光下共读书籍、饮酒赏花的场景,既体现了文雅的生活情趣,也暗示了他们深厚的友谊。通过“频”和“数”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两人交流之频繁、欢愉之深。
“寒云江上树,冻雪陇头梅”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云雾笼罩着江面,雪花覆盖着山岭,梅树在严寒中绽放,既渲染了季节的氛围,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样的自然景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友情如同寒冬中的梅花,虽历经风霜,却更加坚韧和珍贵。
最后,“明发黄山路,离愁不可裁”表达了清晨即将分别时的不舍与离愁。诗人想象着友人离开后的路途,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这一句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离别的哀愁,令人动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相聚与离别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美好,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顾吾漫浪久,不欲有所拘。
每到潓泉上,情性可安舒。
草堂在山曲,澄澜涵阶除。
松竹阴幽径,清源涌坐隅。
筑塘列圃畦,引流灌时蔬。
复在郊郭外,正堪静者居。
惬心则自适,喜尚人或殊。
此中若可安,不服铜虎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