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远驰使,馈我双鲤鱼。
烹鱼问起居,不见尺素书。
应是衷情多,把笔不成题。
绸缪古人意,久为故人期。
两心如相知,岂待覼缕辞。
两心不相知,对面隔九疑。
寘鱼坐长叹,河水正东驰。
古人远驰使,馈我双鲤鱼。
烹鱼问起居,不见尺素书。
应是衷情多,把笔不成题。
绸缪古人意,久为故人期。
两心如相知,岂待覼缕辞。
两心不相知,对面隔九疑。
寘鱼坐长叹,河水正东驰。
这首诗《古意》由明代诗人莫止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古人通信方式的局限与情感交流的复杂性。
诗的开篇“古人远驰使,馈我双鲤鱼”,以古代邮递员送信的方式,巧妙地引入了主题。鲤鱼在这里象征着信件,传递着远方友人的问候与思念。接着,“烹鱼问起居,不见尺素书”,表达了接收者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内心却因未能收到亲笔书信而感到一丝失落。这种情感的对比,凸显了通信工具的局限性与情感交流的渴望。
“应是衷情多,把笔不成题”,进一步揭示了写信者的犹豫与复杂心情。他们满腹衷肠,却难以用文字准确表达,这反映了情感表达的难度与复杂性。接下来的“绸缪古人意,久为故人期”,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即使通信不便,但对朋友的思念与关怀依然深厚。
“两心如相知,岂待覼缕辞;两心不相知,对面隔九疑”这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它们强调了心灵相通的重要性,无论距离多远,只要有真挚的情感,就能跨越障碍。反之,如果双方心意不一,即使面对面也可能如同隔绝于九疑山般遥远,形象地描绘了情感交流中的隔阂。
最后,“寘鱼坐长叹,河水正东驰”,以鱼儿被放置一旁、诗人独自长叹的场景,以及河水向东流去的自然景象,寓意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无尽。这一幕既是对前文情感波动的总结,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盼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古人通信方式的局限性与情感交流的复杂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爱情乃至所有真挚情感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不脱征裘已到春,纵风横雨又经旬。
期君独步入京国,与我相逢在水滨。
愤世何言诗溅泪,愁心自醉酒生尘。
胡然乘兴稽山去,为问流觞曲水人。
为善惟不足,务德莫如滋。
古人行此道,名与星斗垂。
是邦秃鬓翁,实乃古丑夷。
区区岂云难,长者能折枝。
上寻声光远,下感风俗衰。
老夫强解事,曲学安所施。
不见南海滨,举世谁保持。
吾言那可用,乡党笑脱颐。
但皆指乔木,故园今在兹。
乔木诚茂美,叹息将何为。